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啃老族”何时断奶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1:08 新晚报

  实习生 孙志远 本报记者 张蕊

  提示:一些社区的大叔大妈们,在一起闲聊时会常常抱怨,现在一些有工作或无工作的中青年人,整天“伸手向父母要钱”,他们生活上要依靠父母养活,这部分人被社会学家称之为“啃老族”。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哈尔滨市一些中青年人不愿工作的为数不少,有些虽然有工作,但也常向父母伸手。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啃老族”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习惯呢?他们要让父母养到何时?为此,记者对哈市的“啃老族”进行了调查……

  无奈之中

  养儿养到老

  据介绍,“啃老族”是指已经成年,并有一定的谋生能力,但在生活上却仍未“断奶”,基本上要靠父母供养的中、青年人,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哈尔滨市有许多家庭都存在着“啃老”的现象。由于啃老族的不断出现,“养儿防老”这一传统的家庭价值观,竟然成了“养儿到老”。

  在征得道里区某社区居民刘志强(化名)不要刊登真实姓名的前提下,他向我们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刘志强今年35岁了,自从三年前失业后,他就再也没有找工作,并搬回了父母家。这三年来,刘志强每天的生活安排是:睡到9点多钟后起来吃饭,看看电视,下午时再睡一觉,高兴了就到外面走一走,做做家务,不高兴就多睡一会儿。刘志强还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刘志强60多岁的母亲无数次劝儿子出去工作,但没起任何作用,老人只能认命,用自己微薄的退休金养活着儿子和孙子。对于儿子的不争气,老人也无奈,她说:“我们这个社区有几家的情况跟我们家差不多。”

  娇生惯养

  养出“懒惰儿”

  近日,在一次招聘大会上,记者见到了为了儿子的工作,奔波了几天的张女士。说起自己的儿子,张女士苦笑不已。她说:“我和爱人结婚晚,有了儿子之后加倍的呵护。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不让他操心,什么事情也都不用他管。可儿子大学毕业几年了,却成了一个懒惰、不自立的人,20多岁的人了什么也不会干,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眼看着我和爱人的年龄越来越大,儿子现在这样,很让我们伤心。我不能这么养他一辈子,如果我不在了,他怎么活啊……”

  “啃老族”中既有有工作的人和失业人员,也有从来就没有找过工作的人,他们大都是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本该是打拼事业、寻求自身价值的时候,这些人为何要在家里“睡大觉”、靠父母养活呢?为此有关专家分析出“啃老族”中常见的几种表现:

  好高骛远

  这部分人存在着就业障碍即自身没有过人的本领,却对工作千挑万挑,其实他们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天上掉馅饼”,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也会使自己边缘化,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

  无理想工作

  靠父母养的刘志强对记者说,其实他也挺想出去找个工作,用自己赚的钱养活儿子与父母,但初中毕业的他无一技之长,参加了好几次招聘会都被单位拒之门外,唯一能做的就是修理工、搬运工等服务行业,赚得不多,也没面子,所以干脆整日赖在家中靠父母养活;

  天经地义

  多数“啃老族”对于自己靠父母养的现状,并没有任何不良的感觉。他们认为,父母既然生下了自己,就应该对自己负责,钱用在儿女身上理所应当;

  心理依赖

  心理研究人员指出,“啃老族”的存在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了过多的溺爱和呵护,使他们的孩子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意识,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过多的关注,致使他们存在很大的心理缺陷,再加上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他们处在一个极为尴尬的位置,所以当真正需要独立或面对选择时,他们往往会以逃避来应对;

  经常伸手

  据了解,有些人虽然有工作,但也经常向父母伸手,例如,孩子上学,买房、买车等,他们便会顺理成章地向父母要钱,这类人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

  有收入一族

  “啃老”也普遍

  在一般人的眼中,“啃老”是不工作、无收入一族的行为,然而据记者调查,许多收入不菲的中青年人也存在着“啃老”现象。每当他们面临大额支出如,购房、买车、子女入学

  时,通常要向父母“伸手”。在某机关工作的张先生,自工作、成家以来不断向父母申请“援助”:1998年买房时,父母赞助了4万元;儿子上幼儿园年费万元,父母出一半;今年张先生的儿子要上学,择校费3万元,张先生又与父母商谈,想让他们赞助1万元。对于自己的“啃老”行为,这类有收入的啃老一族并不感觉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认为花父母的钱是天经地义的,而且父母攒钱的最主要目的也是留给子女。无形中越来越多的有收入一族加入到啃老的行列。

  业内人士

  “啃老族”该自立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养儿防老是人们的传统家庭价值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是一种投资,到达一定阶段后就可以收到回报。但随着就业压力增大,以及第一代独生子女逐渐成年,“啃老族”的队伍在扩大。其实“啃老族”的出现,除了社会等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类人群的不自立。试想,年纪轻轻的不靠自己的努力赚钱养家、养活自己,还要靠年迈的父母来养,怎么忍心呢?“啃老族”们是否意识到,给父母造成了极大经济压力的同时,长期的失业,将离社会就业群体越来越远。只怕等到父母有心无力、他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之时,已悔之晚矣!

  业内人士呼吁“啃老族”们,应该做到“失业不失志”、生活中要自强自立,尽量少给父母增加负担,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切不可萎靡不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甚至一味“啃老”,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大舞台”,谋生的出路千条万条,只要肯于付出和辛劳,就会撑起生活的蓝天;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还父母一个安享的晚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