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三门峡普洒平安阳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5:2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作为我省的“西大门”,地处豫、陕、晋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市曾是刑事案件高发区。近年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平安三门峡作为稳定工作的重心,精心打造“天网工程”、“玉帛工程”和“阳光工程”,使刑事案件的发案总量由2002年的近2万起下降到2005年的8000余起,实现了“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连续三年被评为全省综治优秀市和全国综治优秀地市。

  织就“天网”

  4月26日夜,两名男青年在三门峡市植物园门前抢夺一女青年的挎包后骑摩托车逃之夭夭。仅仅十几分钟后,前进市场巡区的民警根据110的案情通报,将刚刚坐在夜市上的犯罪嫌疑人抓获。

  不久前,公安部督办的一盗抢婴幼儿团伙在山西省平陆县作案后外逃,刚刚进入三门峡地界,就被守候在黄河大桥上的三门峡民警抓获。

  威力巨大的三门峡治安防控“天网”,“大鱼”“小虾”都难“漏掉”!

  三门峡精心打造的“天网工程”,是一种立体化、网格化、现代化的快速反应机制。该市引进了警用直升机,实行地空立体化巡逻;在市、县、乡划分巡区和重要巡逻点,固定警员车辆,形成以点连线、以线结网的网格化巡逻布局;在市、县两级建立起覆盖全区的全天候电子监控系统;安排“4050”人员参与社区巡逻和楼院看护,在农村推选数户联防、邻里照应和中心户长制,形成群防群控网络;建立财政出资、保安出人、公安使用、综治委监管的专业巡逻队伍92支1421人,提高了群防群治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化干戈为玉帛

  为牢牢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主动权,三门峡市全面实施了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为主要内容的“玉帛工程”。为杜绝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该市建立起项目建设稳定评估机制,对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项目不评估,各方利益失衡、达不成协议的项目不立项,资金不到位的项目不开工;在容易发生矛盾的特殊群体和特殊领域,通过组建信息员队伍形成预警体系;在市、县、乡、村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专业化组织,并把化解矛盾纠纷与政策法律服务、扶贫济困、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三年来,全市矛盾纠纷逐年下降率达20%。

  让失足人员走进“阳光”

  落实失足人员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是平安建设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三门峡市各级政府投资600余万元创办起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使4000余名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获得一技之长,并认证了7个安置“问题少年”和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企业,帮助他们自强自立,劳动致富。

  在温暖“重点人群”的同时,“阳光工程”还是一项“普照”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工程。近年来,三门峡市多次开展大规模的法律进村、法律进社区活动,在全市建立了38个法制教育基地,并在各行政村建起“法制宣传一面墙”,把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促进了全民法治意识的增强。②10

  □本报记者李宜鹏

  本报通讯员王景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