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会综述焦国栋张廷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5:2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由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河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河南省党校教育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研讨会”,于近日在省委党校召开,来自全省有关单位的专家和学者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第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农民群众为根本,尊重农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听取农民群众的呼声和意见,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迫切的物质利益问题。要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实现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城乡统筹,防止发展的不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受能力,从源头上保持生态平衡。要通过农业产业政策和企业准入制度的完善,实现资源的有序开发;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资源补偿制度,加大农村科技支持力度,促进资源充分利用和环境保护。

  第二,河南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走在中部地区前列。与会代表认为,只有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走在中部地区前列,才能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走在前列,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实现中原崛起。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措施,最近中央又出台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加速趋势,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些都为我们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使之尽快变成促进中原崛起的现实推动力。

  第三,必须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河南省情,“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应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二是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转向农村;三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五是逐步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

  第四,必须重点解决好资金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好资金问题:一是继续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增加预算内农业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尤其是预算内投资用于农业基本建设的比重。二是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三是发挥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和农民的作用,应在符合国家土地利用计划、严格管制非农用地总量基础上,把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直接留给农村社区集体组织开发,为新农村建设直接提供大量资金。四是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强化信贷资金的投入。

  第五,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我省农村基础条件差异较大,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能是一个标准、一个模式,应当从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承受能力,合理制定建设的目标、速度和建设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应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树立典型,因势利导,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第六,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资金保障,城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依托和载体。目前,河南作为新兴工业大省的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但工业不强、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亟待提升。这就要求必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业化发展,要在提高经济质量、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上狠下工夫;加快城镇化发展,要通过中原城市群建设及其他城镇建设,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产业和生活支撑。⑦4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