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沉静如水张火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5:2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沉静如水张火丁
张火丁,中国京剧院程派青衣,国家一级演员。1971年生于吉林白城,1993年拜程砚秋大师的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为师。1995年调入中国京剧院。1999年获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曾被国家授予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高级专家等称号。代表剧目有《锁麟囊》、《荒山泪》、《春闺梦》、《白蛇传》、《江姐》等。

  她静静地坐在尺把高的木台上,目光投向乐队。拔尖的京胡和着琴鼓声在大厅里绕

梁不绝。乐声中,她眼已朦胧,神已出窍,羽化为那只爱情的蝴蝶,翩翩飞舞。

  背后那一面硕大的镜子,映着她清瘦而沉静的面庞,宽大的棉质白袍掩不住瘦削的肩,即使远远地看,你也会猜到她就是祝英台;即使没人告诉你她就是著名的程派青衣张火丁,她的大家气质仍然会牢牢吸引你的目光,虽然大厅里有那么多演员。

  这是6月20日上午,北京中国京剧院八楼第二排练厅的一幕。几分钟前,张火丁刚刚唱完“哭坟”一场,脸上仍有泪痕。虽然是排练,她依然十分投入,那低回婉转的唱腔感染着周围的人们......9天之后,张火丁将率领她的“张火丁戏剧工作室”赴郑,在省人民会堂演出京剧《梁祝》,之后两天,是她的保留剧目《锁麟囊》和《江姐》。

  中午时分,排练结束。空旷的大厅里只剩下了张火丁和记者。她拉了把椅子,坐下来,接受采访——

  记者:看得出你很疲惫,是不是每次排练都是这样投入自己的身心?

  张火丁:从秦皇岛演出回来之后,我们就又开始排练《梁祝》,到今天已经连续排了十来天了。不光是我,从乐队到演员,大家都很投入,很执著。为了打造一个高水准的《梁祝》,我们每个人都在忘我地工作。我们这也是为月底郑州的演出热身呢。

  记者:这次应该是你第三次到郑州演出吧?

  张火丁:我们非常重视这次演出。河南是戏曲大省,有那么多戏曲品种,而且有那么多喜欢京剧的人们。我的工作室与河南省京剧院有过多次愉快合作,2003年4月,“张火丁戏剧工作室”试运转期间就曾同河南省京剧院在郑州联合演出了《锁麟囊》、《春闺梦》等剧,当时很轰动,我们也很受鼓舞。2004年4月,工作室正式成立后第一次在山东巡回演出,也是与河南省京剧院合作,非常成功。与河南京剧院的合作也让我们共同探索出了一种合作演出的模式,使我们投入较少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高质量的演出,这对合作双方和观众都有益。

  记者:京剧《梁祝》是你自导自演的,是第一次做导演吧?感觉如何?

  张火丁:是第一次做导演,感觉很累,需要说那么多的话,感觉还是做演员纯粹,所以我说我再也不做导演了,这是最后一次吧。

  记者:《梁祝》的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也有很多表现“梁祝”的艺术形式,我想知道,张火丁版《梁祝》的特点是什么。

  张火丁:许多年前,程砚秋大师的《英台抗婚》已是经典,还有杜近芳与叶盛兰的《柳荫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更是家喻户晓。所以,新版京剧《梁祝》要吸收众家之长,力求在继承程派艺术的基础上,在表现形式上有新的突破。比如“十八相送”一场,我们今天还在改,还在完善。这场戏我们用程派“南梆子”表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纯真感情,与越剧的柔媚相比,京剧更欢快,更明朗。

  记者:《梁祝》中,祝英台需要反串小生,这对你有难度吗?

  张火丁:没有难度。为了成功反串,我在步伐、念白、唱腔等方面反复体会,琢磨,比如我需要穿高底靴,举止都要接近男性。一旦与角色融为一体,这些问题就不难了。

  记者:这几年,你不断在推出新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不断超越。你改编了具有程派风格的《白蛇传》,又排演了大型现代戏《江姐》,当初你是怎样挑选这些题材的,你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张火丁:我所选择的剧目首先都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我喜欢那个角色,所以我就愿意去演绎她,去塑造她。白娘子是这样,江姐、祝英台也是这样。演绎“梁祝”故事是我多年的心愿,一直想搞这出戏。但不管什么样的题材,都不能偏离程派艺术的风格,就是:含蓄为主,以情动人。

  记者:你主演的《江姐》如今已成为京剧的新经典,观众非常喜欢,在各地演出时很轰动,还上了银幕。

  张火丁:《江姐》是中国京剧院在2001年为庆祝建党80周年而排演的一出新戏,也是程派目前唯一一出现代京剧。当时,张元导演看了《江姐》很激动,于是我们合作,就有了京剧电影《江姐》。我和张元导演还参加了德国科隆世界艺术节,并在那里演出了《江姐》。

  记者:你的发型在今天的大街上显得很另类,很传统。是为“江姐”留的吗?

  张火丁:已经留了好几年了。我不喜欢另类,喜欢穿不太张扬的衣服,最好走在街上不要有人回头看。

  记者:除了演出,你业余喜欢做些什么?会去关注足球吗,比如现在的世界杯?

  张火丁:我不看世界杯。但我的家人在看,我从他们那里能听到一些信息。我家里到现在也没有电脑,更没有自己的博客。许多观众希望与我在网上交流,其实我想,他们更需要我带给他们更多高质量的新戏。这也是对观众最好的报答。

  记者:今年会有新戏推出吗?

  张火丁:我们正在复排一出20世纪30年代的京剧《鸳鸯冢》,讲的是一个爱情的悲剧。年底前会与观众见面。⑥4

  □本报记者陈炜

  孙海涛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