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绿色动力造福人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5:40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东汽四十年“四电并举”的兴盛之路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厂,这是一个生机蓬勃的企业,这里洋溢着一种昂然向上的奋斗气息,这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感人的气氛,忙碌而和谐。作为机械工业100强和全国三大汽轮机制造基地之一,建厂40年来,东汽已累计生产了667台各种类型的发电设备共1亿千瓦,占国内发电装备总量的25%以上。为祖国的电力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今,它的

产品遍及全国几乎所有的省、市和自治区。还出口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伊朗、孟加拉、巴基斯坦、印度、也门以及日本、美国、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产品质量、技术水平和使用性能深受国内外用户普遍好评。

  四十年沧海桑田,四十年发展历程。东汽始终秉承“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坚持求实人和、创新开拓的东汽精神,踏坎坷,走出了一条“四电并举”的兴盛之路。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东汽人就以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的雄才胆略冲破重重时代局限下的各种阻力、克服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出中国首台国产30万千瓦火电汽轮机组,并在厂内空负荷试车成功,引起全国轰动,该机组的生产在缩短我国产化大型汽轮机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的同时,孕育了“民主人和、创新开拓”的东汽精神,为东汽的长远发展铺好了奠基石。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进,现在30万千瓦火电汽轮机组已经研制到第九代,其经济性、可靠性、自动化水平等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上世纪90年代,东汽人以“石可破而不可夺其坚、丹可磨而不可夺其志”的精神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与日立公司联合生产的两台60万机组投入运行后,十项指标均在全国领先,并分获特等奖、一等奖殊荣,从而奠定了国内电力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

  本着“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发展宗旨,东汽力争做精重大动力装备,做强多元装备、促进可持续发展。他们注重开发高效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造福人类社会,在高效、清洁能源的开发上做出了贡献。核能作为一种经济、高效、清洁的工业能源,在世界各国倍受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它在世界工业用能源中比例见长。早在1995年,东汽与法国阿尔斯通公司进行了核电产品技术合作研制,为岭澳一期两台百万等级全转速核电汽轮机制造了主要静子部件及辅助系统。在吸收、消化和掌握大型核电汽轮机设计开发和制造技术上实现了一系列创新和突破,明确了国产汽轮机设计改进与结构优化的方向,为核电汽轮机材料的国产化扫清了道路。岭澳核电汽轮机成为我国迄今为止单机容量最大和运行最好的机组之一。2005年,东汽与阿尔斯通公司合作制造先进的半转速核电汽轮机,并以主承包商的身份赢得了岭澳二期工程百万千瓦等级核电汽轮机的供货合同,预计实现两台机组的国产化率达70%以上。现在,东汽已经形成了年产四台百万等级核电汽轮机的制造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燃气轮机开始逐步成为世界主要发电设备和重要军工动力设备。其技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装备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工业水平的标志之一。根据国家发改委就“重型燃气轮机产业发展技术引进的指导意见”,东汽制定并坚持“强强联合、以我为主”的研发战略,通过与国外大公司的接触和比较,选择日本三菱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踏上了研制国产化重型燃气轮机的征程。

  作为国家重大装备基地建设的龙头企业之一,可以说,东汽的汽轮机生产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我国发电装备工业的发展水平,因此东汽能否在世界燃机研制领域站稳脚跟意义重大,必须在引进的基础上力争自身掌握更多的技术而进一步消化再创新,使合作方的技术能够为我所用。时任东汽厂长许正威对员工们说:“如果引进的目的,不是为了消化创新,那我们一辈子都将被别人牵着鼻子走!我们永远也造不了燃气轮机!”因此东汽在与日本三菱公司签订引进F级重型燃气轮机制造技术的同时,就有了在生产第6台时国产化率要达到58.3%的要求。2005年6月将首台高国产化率重型燃气轮机在厂内成功试车。其间,他们创造了3天3夜解决三菱提出的150个问题的纪录和许多让日本人佩服的研制插曲。其优质高速的制造赢得了合作方和各级领导的好评,用户满意地为东汽赠送了“一诺千金”的锦旗。

  这台东方-三菱首台高国产化率F级重型燃机的成功试制,不仅标志着东汽开始进入燃气发电产品研制领域,也是全省重大技术装备“1+8”工程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对四川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发展及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都有着积极作用和重大影响。从东汽制造首台F级重型燃气轮机46.5%的国产化率,到目前的第六台56%的国产化率,只有短短的八个月时间,在引进、消化、自主创新的奋斗路上东汽再一次树起了新的里程碑。

  风力发电作为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和应用正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作为全国电力发电设备骨干企业的东汽,秉承“绿色动力,造福人类”的宗旨,几年前就已经着手加大风力发电设备研发的准备,2004年11月,东汽与德国的REPOWER公司签定了风电技术转让协议,2005年12月31日,东汽实施技术转化、吸收后生产出的国内最大功率的风能发电机组在荣城楮岛成功并网,标志着东汽向风力发电这一清洁环保与可再生性能源发电设备领域的开发迈出了新的实质性步伐。

  2006新年伊始,东汽与呼伦贝尔国华电力公司签下了风电机组定单,金额达3.3亿元人民币,并将于今年10月份全部总装、调试完毕形成并网发电能力。呼伦贝尔风电工程,标志着国内最大功率的风电机组在国内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而且将依托企业的自主创新达到70%的国产化目标……

  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的研制,为国家科技863项目,该型机组的进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东汽整个制造水平的检验,是对东汽制造和总装实力的检验。2005年12月24日,东汽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成功完成制造和总装,成为我国最早由国内制造商制造成功的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机之一。

  东汽一举奠定了在汽轮机行业的强势地位,形成了火电、核电、燃气轮机、风电四电并举的产品格局。

  沿着自主创新的道路,东汽人以科技为先导,本着“求实人和、创新开拓”的精神,实现了企业的兴盛和发展,在祖国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动力发电设备制造业中走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大道。

  继往开来走向辉煌

  ———写在东汽发电设备总产量超1亿千瓦之际

  时值2006年美好的夏天和火热的六月,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厂生产建设又实现了新的攀升,迎来了汽轮机累计产量超过1亿千瓦的丰收时节,这不仅意味着工厂在产品产量上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研发大型火电、核电、气电、风电机组等方面跻身于强手之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东汽人从1966年在这片土地上拉开创业的序幕开始,已历经40年的风风雨雨并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奋进之路,留下了自己坚定的步伐和闪光的足迹,从昔日创业的艰辛走向了今日建设的辉煌。工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今天已成为机械工业100强和全国三大汽轮机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近年来,东汽人在参与市场竞争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已将推进“四电并举”和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后劲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旋律。他们既珍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又重视强强联合与对外合作的发展捷径,更看重自主创新和独立自主的主导作用。在当今世界经济大家庭中,东汽已与美国GE公司、西屋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法国阿尔斯通公司,日本日立、东芝、三菱公司,瑞士苏尔寿公司,丹麦史密斯公司等国外著名大公司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以此促进了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003、2004、2005年东汽连续荣膺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全国CAD应用工程先进企业”、“国家863计划CIMS应用示范企业”,国家首批十三家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工程示范企业。

  东汽还注重增强全体员工的市场意识和服务观念,并将体现终身服务、超值服务、全过程服务的24小时服务精神牢牢扎根和发扬光大。如今东汽的用户服务已经搭乘信息化快车,为提升市场理念和企业形象发挥了重要影响。

  由于东汽产品已经享誉祖国各地,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对“九五”国家重点科技计划的实施工作进行总结表彰的项目中,东汽自主研发的30万汽轮机和率先研发的60万机组均获得大奖,并成为省部优质产品和名牌机组,工厂为此还获得“九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国产化先进单位”等称号。

  东汽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和紧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他们以丰厚的企业文化为底蕴,致力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用企业文化打造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和全省各级企业文化交流中都倍获好评,为工厂的双文明建设又添新章。

  正是由于有了催人奋进的东汽精神和东汽文化作支撑,东汽人才会在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奋斗史上以领先的科技、现代的管理走出了今天这样一翻崭新的天地,才能在市场的潮流中不断取得胜利。然而,东汽人也清楚看到,面对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的长旅绝不能止步,更高的山峰还在前头,不仅“四电并举”战略还需向太阳能发电等新的领域延伸,而且各项工作还需要新的攀登和飞升。今年上半年即将过去,面对已经取得的喜人成绩,面对工厂美好的发展前景,我们必须戒骄戒躁,认清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看到日益繁重的生产任务,认识到机遇与挑战并存而继续拼搏、不断奋进,相信在来年盘点时一定会收获到更加丰硕的果实!

  东方汽轮机厂简介

  东方汽轮机厂隶属于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是我国研究、设计、制造大型电站主机设备的大型国有企业和海军定点舰船动力设备制造企业。

  东汽于1966年筹建,经过40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拥有总资产125亿元,共有员工5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名;拥有主要生产设备2500余台,其中大中型数控设备500余台,现已形成年产电站设备2000万千瓦以上的核心制造能力。

  东汽主导产品是电站汽轮机,经过不断的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现基本形成火电、核电、燃气发电、风电“四电并举”的产品格局,产品技术质量已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并辐射到军品、化工、自动控制、环保、表面工程、运输等产业领域。建厂以来,工厂已累计生产各种类型电站设备667台1亿千瓦,占国内

  火电装机总量的25%以上,其产品不仅遍布全国,而且出口西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以“求实人和、创新开拓”为核心的东汽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东汽人拼搏奋进。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母子公司管理体制的建立,以ERP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强大的技术装备实力,与日立、三菱、ALSTOM、GE、西门子等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使东汽发展如虎添翼。而今的东汽,已经形成年产值超过6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年利税超过11亿元,发电设备年产量超过2000万千瓦的现代化制造企业。

  务实勤奋的东汽人将为四川工业强省和祖国电力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