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吃垮中国?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6: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吃垮中国?⑴
李波 著

  饥民食文化

  有一个奇闻,颇有黑色幽默味道,说的是酒店的泔水被用去喂猪,把肥猪“撂倒”一圈,吓得主人赶紧请兽医来,结果一查:喝醉!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果然,那些猪呼呼睡

了一觉就又精神抖擞起来。还有一个渔民将这种泔水用去养甲鱼,将甲鱼“掀翻”一片,浮出水面,被路人捞起来,抢夺一空。

  我还记得前几年,有一个讽刺暴发户的电视小品,一帮醉醺醺的暴发户一人拎着几瓶“XO”比阔斗富,丑态百出:有的咕咚咕咚把它当饮料喝;有的用它来漱口,喝一口吐一口;最搞笑的是有个家伙用它洗脚,居然洋洋得意地说治好了脚气。我一直以为由于“满汉全席”的昂贵和繁琐,没人愿意这样浪费、麻烦地享受,但有一次读报得知:几个温州人在西安试一下,用餐时间达几个小时。尽管花了36.6万,但他们自称:“每道菜只是尝了一下。”

  显然,以上的例子都只是中国触目惊心的资源浪费的一个缩影,关于中国人在吃方面穷奢极欲的奇闻怪谈铺天盖地,十本书也说不完。吃垮餐馆、酒楼屡见不鲜。十多万元一盒的“极品月饼”照样有人埋单。饭菜至少须剩下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才算有派头。

  我七八年前在四川曾经做了两年机关刊物记者,常和一些官员、老板吃饭,几个人一顿饭上千元很平常。最贵的一次是两年前,一个做房地产老板的朋友到北京,在一家五星级酒店我们五个人一次吃了上万元,的确有一种犯罪感。好在我只点了一个素菜和一瓶青岛啤酒。当时我想,太糟蹋钱了,你要热情,还不如将钱直接搁我兜里得了——吃一碗刀削面我依然是我。但他长年累月都是这种场面,他自己也说,虽然吃不了几口,但场面必须维持下去,否则很多生意谈不成。当然,他是亿万富豪,有精确的成本算计,自有他的道理和能力,尽管也有抱怨,却不得不向饥民文化妥协。

  法国有一句谚语:“唯味与色无可争”。意思是说,食物的味道和衣服的颜色(抑或是女色?)都是随人喜欢,没有一定的美恶标准。中国也有一句叫:“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样说来,主人所喜欢的“好菜”,未必是客人所认为好吃的菜。但中国人往往忘了这茬,以饥民的心态看待一切,自己吃不饱,认为别人也吃不饱。极尽所能地铺张浪费,打架似的劝酒、夹菜等待客习俗就是突出表现。

  基层干部最可怕。以前我在下乡时候深有体会,常常是,一上席,管你饭量、酒量如何,先干它三大杯再说。如果你迟到了,还得再罚三杯!大概是因为“桃园三结义”这个典故,请客人喝酒,一连三杯,少一杯就算不讲义气,这是怎么也推辞不掉的。倘遇结婚喜宴,别人劝酒不算,新郎的兄弟先敬三杯,新郎本人又来敬三杯,末了新郎的老爹再来敬三杯,一共九杯酒,无论如何是要吞下去的。不喝就是“瞧不起人”,就是“不仗义”,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喝又勉为其难,双方都苦不堪言。所谓“席桌上无生人”,形形色色的朋友,理直气壮的借口和稀奇古怪的由头,类似于地毯式轰炸,让你无处藏身,不得不解除武装,打开肚子。所以为保险起见,到这些地方去做客,一定要带上消化药或醒酒药。

  饥民总是以饥民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认为所有人都是饥民。无论是维护自己的形象,还是给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让他吃饱吃好,而且席上必须有剩余——这是饥民食文化的精髓。对于惯于象形思维的中国人来说,在饭桌上剩余显然暗合了“丰裕”的心理,尽管虚妄荒诞,但口腔化严重的中国人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和接受新概念的迟钝相比,在继承口腔文化的糟粕方面,中国人异常执著。

  的确,无论是我们的个人体验,还是放眼世界,似乎越是贫穷,越是动荡不安的地方,越是在吃的方面穷奢极欲。比如在阿富汗一些地区,招待客人十分殷勤,如果你吃得差不多了,对主人说:“够了,我不想再吃了。”主人会不理睬你,你必须继续吃下去,吃得越多,对方越高兴。如果随便吃几口就停嘴,对方会不高兴。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