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个引领师生走向成功的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8:20 淄博新闻网

  ——记山东省特级教师、省优秀教师、沂源县实验中学校长李振义打开李振义的人生履历,仔细查看他身后留下的那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我们会清晰地看到他人生的轨迹,就是时刻在追求自我的成功、追求学生的成功、追求学校的成功,“追求成功”成为他整个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旋律。奏响这首主旋律的是他的“全员赏识、全程赏识、全方位赏识和多方式赏识”即“三全一多”赏识激励育人工程。

  李振义常说,让学生始终看到自己的进步,不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是做教师的本分。为了激发人的潜能,给师生注入成功的信心、活力和动力,李振义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出发,实施了“全员赏识、全程赏识、全方位赏识和多方式赏识”即“三全一多”赏识激励育人工程。

  “三全一多”的最终切合点是将领导、老师、家长、学生都变成赏识激励者,将学校、家庭、社会变成赏识激励的大舞台,让学生在被赏识激励的环境中找到自信,找到成功的快乐,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优点,实现自我激励、主动进步,最终实现教育的成功。

  为了激励老师,他亲自主持教师座谈会,让一位离岗的负责后勤工作的老教师谈自己几十年工作和人生的体会、感想,让同行们畅谈他对学校的巨大贡献。李振义题写并亲自制作一块“勤奋勤勉又勤俭,忠厚忠实又忠诚”的挂匾,肯定这位老教师的工作和为人,既感动了这位老教师,又激励了在岗的所有教师。当初四全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时,他立即组织召开座谈会,并题写了“铮铮铁骨男子汉,不让须眉女强人”和“爱拼才会赢,都是真英雄”的条幅赠给初四的全体教师们。在“三八”妇女节座谈会上,他还作了题为《我们实验中学的女教师是伟大而美丽的》演讲,并把歌曲《小草》的歌词改编为“比花儿还要美,比大树还要高,你们是教书育人的巾帼英豪。总是付出,不图回报,你看你的学生遍及天涯海角。你像春风啊吹绿了幼苗,你像阳光啊把校园照耀。美丽纯洁的就是你们,桃李啊芬芳时,幸福又自豪。”李振义浑厚高昂的歌声响彻厅堂,女教师们掌声雷动,有的女教师激动地说,这是她们这些年来过得最难忘、最幸福的一次节日。

  “做火种吧,把你周围同学学习的兴趣点燃!”。作业评语中冰冷的对错号,变成了:“看了你的书写,我明白了什么叫艺术美” (对书写规范的学生) ;“不断积累,不断进步,你将得到升华”(对进步的学生); “完成作业后你仔细检查,用你的‘细心’战胜一个小‘错误’好吗?”(对作业有问题的学生)等人情味十足的鼓励。“父(母)子(女)通信周”拉近了父(母)子(女)之间的距离,学校对通信进行统一整理,分别形成了优秀家庭教育文集《为了未来的希望》和“我心中的好家长”优秀征文集《心语》。学校对每一个学生从初一入校到初四毕业离校,从校内到校外……即从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入手,使学生时时刻刻受到口头的、行动的、书面的赏识激励。

  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让学生 以“我也曾经成功过”为题进行演讲,既激励了演讲学生,又感染鼓舞了其他学生。他让每一个班级都办起了“赏识激励园地”,对学生的评价由原来单一的“三好学生”改为“三好+十类明星”,为了使自己早日成为“星苑”中的一朵花,学生们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学校创办了“赏识教育通报”和“赏识激励卡”,随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闪光点。

  学校还统一制作了喜报和“家校联系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随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的进步情况,向学生家长反馈,学生家长用同样的形式把学生在家表现好的方面反馈给学校。

  创新没有止境,探索没有终点。李振义在自己新的人生征程上,续写着新的篇章。我们坚信,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李振义,一定会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研究等各方面,创出更多佳绩,无愧于特级教师这个光荣称号。(齐常山赵赵凯)李振义:山东沂源县人,1982年参加工作,一直担任语文教师,先后兼任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务主任等职。他撰写的《自信心学生的成功之母》等40多篇教学论文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或获奖,参编书籍8部。1996年被破格晋升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获淄博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淄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淄博市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工作者、2000年5月人民日报社组织评选的“世纪优秀主人公”奖、2005年9月 “第三届中国时代百名优秀新闻人物”、11月 “首届全国百名中学明星校长”和第二届 “中国素质教育推动人物”奖等荣誉30多项,先后两次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颁奖会,2004年被聘为中国西部教育顾问。

  1996年起,先后担任沂源南麻中学、历山中学和实验中学校长。他每次接任校长,学校都是处于最艰难时期,但只要他到了那里,那里就会在短时间成功,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