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往事悠悠三十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8:40 贵州日报

  1974年———那个非常特别的年代,“满身疮痍”的我硬是“挤”进了贵州大学的校园,成为具备那个时代特征的大学生。那一年,贵州大学数学系在全国首批创办了计算机软件专业。我,有幸成为她的首届学生。

  对于我来说,学习是紧张而艰辛的。高深莫测的数学分析、令人头晕目眩的线性代数、严密而机械的数理逻辑等等,的确让我精疲力竭。好在饶有兴趣的计算机原理、期盼已

久的上机操作,又着实让我找回了一点自我。老师们的教授和指导、同学间的讨论和争论、在图书馆里对知识贪婪的吮吸,使我逐渐获得了继续前进的“拐杖”。这“拐杖”是贵州大学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是我的老师们求实的科学教育精髓,是脚踏实地认真学习的回报。从毕业留校任教到辗转多个单位,这“拐杖”始终陪伴我帮助我激励我,一路跌跌撞撞挣扎奋斗,至今仍未敢丢弃。

  那时学习计算机软件专业没有现在这么优越的条件。全校唯一一台DJS—21晶体管数字计算机,据说花费了近六十万元。该机由贵州凯里南丰机械厂生产,运算速度仅为每秒三万次加法,在当时已属最先进的设备了。中科院数学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都曾使用过这种型号的计算机。

  那时上机时间可宝贵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事先做好才允许上机。首先是理解题目;构思解题途径和方法;画出程序执行框图;根据程序框图写出程序;在穿孔机上将程序做成穿孔纸带。每一步都必须认真检查,直到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同学们都非常努力,不是我吹牛,我们拉着穿孔纸带,看着孔的数量和位置就能将程序读出来。那时候没有操作系统,系统管理实际由人工进行。上机时,首先将穿孔纸带装在光电读入机上;在控制台上扳动按键和开关确定内存位置;启动光电读入机读入程序并存放到指定位置;在程序开始位置启动程序运行;在内存指定位置取出运行结果;启动打印机打印结果。这种现在看来非常原始愚笨的操作使我得到最基本的锻炼,后来在1979年完成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COBOL语言编译系统研发时,我都能够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几乎没有太大的困难了。

  我那时最喜欢的课程是程序设计方法学。在这门课程里,数学的精确,逻辑学的严密,想象力的释放,无拘无束的创造,主机与设备、部件、单元、数据甚至每一个二进制位的控制协调,使我的知识和能力不断积累、交叉、互动、升华。身置其中,思置其中,情置其中,犹如战场上的将军或交响乐团的指挥,一种莫名的骄傲、自信和满足感油然而生。1985年,我的老师让我翻译一篇《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文章,题为“计算机软件”,文章认为“软件是一门艺术”,就像达·芬奇赞誉音乐一样,是“看不见的造型”。文章虽然不是出自“大家”的手笔,但文字非常优美且有充分说服力,它对别人和对世界软件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无从知晓,但我明白它对我的意义非同小可。当文章翻译完后,我大彻大悟,这些年我对软件的认识尚属肤浅。我一直喜爱和痴迷的软件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而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的交融。在“软件”这个词里,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技术与艺术,匠人与“大家”,就这么透明互通,水乳交融,非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时代的辉煌。

  每当回想起三十多年前的一幕幕,我对我的母校和我的老师们肃然起敬。在贵州大学进入“211工程”之际,请允许我向母校鞠一躬,愿她不断发展成熟!向我的老师们鞠一躬,愿你们永远健康愉快!向贵州大学的同学们鞠一躬,愿你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作者系贵州省信息产业厅总工程师)

  作者:朱华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