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鱼水相依 血肉情深--望谟抗洪救灾现场巡礼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8:42 贵州日报

  挥泪送别子弟兵

  

鱼水相依血肉情深--望谟抗洪救灾现场巡礼

  依依不舍6月20日,在望谟灾区奋战了整整8天的黔西南州武警支队130余名官兵奉命撤离灾区。望谟灾区各族人民鸣鞭炮、敲锣鼓、吹长号,为子弟兵戴上大红花、挂上红鸡蛋

,泪雨滂沱与子弟兵依依惜别,鱼水相依、血肉深情长存于青山绿水中。

  重建美好家园

  记者于6月15日深夜随省武警总队救援物资运输车队抵达望谟县城,夜间,不断有零星雷雨声惊醒记者。气象预报说,望谟县及周边地区18日前后还有大暴雨,望谟面临着二次受灾的严峻考验。在城郊村,记者发现一块水田被大水冲了两次,人们不顾随时可能再来的洪水,一次又一次补插秧苗,不屈不挠。

  走在上班的路上

  16日清早,记者随着上班的人流走上了县城的街道。迎面走来的三三两两学生,手里的糯米饭团飘着香气,卖早餐的小贩站在三天前被洪水淹没的地方忙碌着。地上的水渍还未除尽,街边还堆积着少量淤泥,人们脚下的路却已是新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通向机关、学校和工厂。

  小学一年级学生玲玲在奶奶的陪同下,边系红领巾边走向学校。玲玲的学校在三天前被洪水淹没,这两天来,玲玲只能在家里呆着,等着复学的时候到来,好和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终于,15日晚上,奶奶告诉她,明天可以上学了!玲玲高兴地跳起来,一大早便起床催着奶奶送她上学。

  在一个早餐店门口,记者碰到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张德琴,她精神抖擞,脸上始终充满着笑容,让人无法想象,这位女干将头天晚上只睡了两个小时。她说:“昨晚接待各地支援慰问团,虽然十分疲累,但心里却充满着力量。有全省、乃至全国人民的支持,我们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

  救灾帐篷里的笑声

  18日中午时分,记者走进县里为受灾最严重的油迈乡灾民搭建的临时帐篷区,远远便听见其中一顶帐篷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原来是相邻几顶帐篷里的小孩子聚在一起玩耍。记者忍不住举起了手中的相机,几个小孩子调皮地要记者拿相机给他们看。

  这些小孩是油迈乡平卜小学的学生。洪灾发生当晚,他们在大人们的带领下逃出了被毁的房屋,住进了临时帐篷。5天的帐篷生活让这些不同年级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为了让孩子们能顺利渡过这困难的时刻,抗灾指挥部想了不少办法,衣物、食品陆续到位,医疗卫生人员对篷区进行了消毒处理,给老人和小孩们送来了药品,县、乡有关部门还为孩子们送来了课本。截至目前为止,掩在山林中的整个篷区没有出现过严重饥情、疫情,灾民情绪稳定,生活井然有序。

  飘扬的红丝带

  岜算河上连通望谟至兴义公路的大桥被洪水冲垮了,第二天,武警官兵和人民群众一起在断桥处搭起了一座简易木桥,武警官兵每天踩着这座木桥搬运各种救灾物资。

  当记者踏上这座桥时,眼光立即被桥栏上绑扎的红色丝带吸引了。那一串串、一根根飘扬的红丝带,似乎寄托着人们的某种情绪。正巧武警黔西南州支队的上等兵姚传康从记者身边走过,我立即追上去问他知不知道红丝带的来历。姚传康话未说眼却先红了。原来这些丝带是木桥架起后村民们陆续绑扎上去的。他们说,武警官兵为了帮助我们重建家园,不顾伤痛疲累,战士姚根红、杨松红为了救落水群众还差点被大水冲走。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知是谁带了头,每天从木桥上通过的村民们便在桥栏上系上了红丝带,希望这些红丝带能为官兵们带来好运。

  据记者了解,望谟洪灾发生后,省、州武警部队出动官兵数百人次,积极进行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赢得了灾区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军民鱼水情不断加深,灾区重建工作也因之不断取得突破。6月20日,当武警官兵离开望谟时,人民群众自发喊出了“共产党好、子弟兵亲”的口号。

  军嫂 你的名字叫付出

  “大家好,我是一名军嫂,我的丈夫也是你们的一员,怀着对军人的无限崇敬,两年前,我嫁给了一名军人。说实话,在生活的压力面前,我也曾埋怨过我的他。但经过这几天的抢险救灾,我知道,人民更需要你们,更离不开你们,我向大家保证,我会像其他军嫂一样,永远支持丈夫的工作,让他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6月19日中午,望谟县油迈乡平卜村供电所门前,一场简陋却气氛热烈的慰问演出正在举行,一位长相秀美、穿着粉红色裙子的年轻女子深情地讲述着自己对丈夫的爱。她,就是武警安龙县中队指导员任建平的妻子岑英琴。望谟发生水灾后,安龙县武警中队派出官兵参加救灾,岑英琴非常希望丈夫能随队回到家里,帮助全家渡过难关。丈夫所在的部队就在县里参加抢险救灾,但丈夫却奉命坚守岗位,不能回一趟家。军嫂岑英琴默默地承担起了一切,她不仅积极参加所在单位的生产自救和各种募捐活动,而且坚决地要求随文艺演出队赴一线慰问官兵。

  “哗———”潮水般的掌声伴随着激动的叫好声响起,官兵们的眼里泛起闪闪的泪光。大家除了以最热烈的掌声献给亲爱的嫂子以外,没有别的表达方式。

  在望谟灾区,参战的武警官兵不少都已成家,记者无数次被他们的无私付出感动,也无数次被站在他们背后默默牺牲的嫂子们感动。武警望谟县中队指导员刘会良的妻子孕期超过半年,怀孕反应严重,全身出现浮肿,洪灾发生后,望谟县中队首先赶赴现场,但刘会良一离开她就是几天几夜,她却从没有一句怨言。同样是妻子怀孕的参战官兵还有支队后勤处副处长陈正海和直属五中队副队长岳俊凯,丈夫们在抗洪一线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工作,在通信断绝的日子里,妻子们每天只能通过州、县电视台的新闻关注着在前线的丈夫,哪怕能捕捉到一个背影也好。黔西南州武警支队司令部干部洪荣升与妻子长期分居,洪灾发生前,妻子带着小孩不远千里来到贵州,打来电话叫丈夫去贵阳接站,洪荣升却同时接到奔赴抢险救灾一线的命令。在家人和人民群众之间,洪荣升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当天就赶到了望谟,本想在望谟给妻子打电话解释一下,哪知望谟县接连两天无法与外界通讯,妻子只好一个人辗转到达兴义,截至记者发稿时,她一直未见到丈夫。

  作者:李小东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