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一种品德叫感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09:28 东方网

  孔曦作品集

  中国有两句古语,其一:君子施恩不图报;其二: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生而为人的最基本的品德。然而,当今之世,有些受助者的言行颇为令人齿冷。

  去年教师节前夕,《新闻晨报》有一则报道:《老教授捐资助学十余载,受助生节

日无问候》。说的是81岁的退休老教授周子东,十多年来资助贫困学生,那些受助学生,有的连片言只语的回信也没有;有的仅仅打来一个“钱收到了”的电话;有的临近毕业就“明确表示”不再需要资助,断绝联系……十多年来,周先生从未得到一声真诚的问候,即便是在每年的教师节。

  丛飞助学的事迹很感人,可就是感动不了某些受助者——

  丛飞住院期间,一名受助者小A对记者说:“他帮我是另有所图”。言下之意,丛飞的善举是为了博取慈善家的名声。

  一个受助学生家长则问道:“什么时候病好出来挣钱?”

  还有一个学唱歌的年轻女孩阿珍,不断地向丛飞索要数以千计的生活费、课外补习费以及高档物品,包括一台2800元的MD。阿珍大学毕业后当上歌手挣了钱,从此断了与丛飞的联系。朋友打电话告诉阿珍丛飞因病住院,阿珍非常流畅地回答:“请转达我的问候,让他安心养病。”挂了电话之后,再无下文。

  丛飞去世后,有关报道中出现了受助者李某的名字,李某马上要求记者删去他的名字,自称“现在是大学老师,这事让学生知道了会很没面子”。

  据记者调查,很大一部分贫困者只愿接受捐助,却不愿与捐助者“有更多的瓜葛”。那么,这些人求助时的情真意切得寸进尺,算不算“瓜葛”呢?难道说,斩断“瓜葛”,就能抛掉知恩图报的“压力”和良心的谴责吗?受助者的理由充足得很:“因为学习和工作都很忙”啦;“我现在每月不过三四千元钱,还没这个能力”啦;“他也从来没向我提过这个要求”啦;“让别人知道了会很没面子”啦……

  近日,《新闻晨报》又报道了一件事。家住浦东新区高桥镇的年近八旬的孙慧瑛老人,几年来资助了104个云南四川的孩子上学,在当地成了“名人”。前不久,两年前曾受她资助的外地大学生小杨频繁来信,希望老人能再资助他2万元补缴学费。尽管感到太唐突,孙慧瑛老人还是准备了钱款。只因回复迟了些,小杨和他的家人便多次写信催讨,催款信塞满了信箱。有一次,小杨甚至在5分钟内来了三次电话。老人考虑再三,最终回信拒绝了小杨的要求。记者后来与当地教育部门的负责人联系,对方回答:“小杨的家境在当地还算可以,其实孙慧瑛完全不必资助。更何况,即使学生申请了国家贷款,毕业工作后也可以逐月还清”。

  在有些贫困学生看来,向以个人名义捐资助学的慈善者要求资助,比经过政府部门审核、批准更容易。有的人明明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克服困难,也拼命地利用慈善者的同情心谋取利益。我很怀疑这些人身上已经没有了感恩的基因,受助之时就没有丝毫感激之情。哪怕资助款是别人抱病挣来的,是老人牙缝里省下来的。这种人一旦走出困境,就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巴不得把“没面子”的过去抹得一干二净。

  希望做善事的人们,不要让某些人用他们的前程勒索你们的爱心,逼迫你们做违背本意的事情,要像孙慧瑛老人那样学会说“不”。慈善应当是一件使人精神愉悦的事情,感恩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品德。人们没有理由相信,一个不愿或不懂感恩的人,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作者:孔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