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还有多少继续逍遥的“杨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0:25 正义网

  6月20日,同济大学宣布终止与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的聘用合同,并解除其该校教授任职职务的聘任。(6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

  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因为涉嫌伪造研究成果、滥用公款,二十日在首尔的法庭首次提讯。五十二岁的黄禹锡是韩国干细胞权威,他被揭发研究造假,当局上月起诉他滥用三百万美元研究经费,如果罪名成立,至少要判监三年。(6月21日 中国新闻网)

  有人用“一个‘民族英雄’的倒下”来形容黄禹锡事件的结局。同为东方人,通过解读黄禹锡事件,同时结合杨杰事件,我们可以感悟出许多东西。

  黄禹锡整个事件中,更耐人寻味的是暧昧的韩国政府。事发后,主管部门韩国科学技术部和保健福祉部一言不出。事情到达白热化后,有韩国媒体援引了一些韩国总统府青瓦台官员的话,大意是觉得即使黄禹锡有错,也是功大于过,犯点错不算什么,政府还是应该继续支持他,毕竟他本人代表着韩国未来经济增长点。(2005年12月26日新华网)

  通过黄禹锡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在一道道东方人共性的“围墙”(盲目崇拜和极端包庇)包裹下,惩治学术腐败,扳倒权威,是何等的困难重重和路途遥远。像韩国公众对待黄禹锡一样,对学术权威的哪怕一点点质疑和否定,都是“大不敬”、自不量力的,甚至会招来全民的公愤。

  当然,就公众影响力和知名度等方面而言,杨杰和黄禹锡缺乏必要的可比性。但杨杰事件后,公众的质疑,理所当然会有多维的拓展:因为我们的盲目崇拜和极端包庇,还有多少类杨杰、准杨杰,甚至是比杨杰更道貌岸然、盛名之下其实难负的人(赛杨杰们),依然逍遥存在?

  在对待学术腐败事情上,各方的态度历来是极其暧昧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里得到了最明显的体现。

  在公众那里,不是真正危急到某些人的利益,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使是偶然发现了,大多数人也会变成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我为什么要管?说不定还会惹来一身骚;况且质疑和驳倒权威名人名家,是要支付很大的机会成本和利益成本的,某些时候还是要经受很大风险的。一旦有人蹦出来,大多数人第一反映就是:这家伙大约是借诋毁名人来成就自己吧。

  在各种部门、单位那里,出于保护的需要,对此类事件,也是能掩则掩、能藏则藏的。这样的“丑闻”最好还在内部解决,一旦公开,不仅是影响了本部门、单位的声誉,也会在公众中造成本部门、单位用人不力、领导无能的不佳恶劣影响。这些都是万万要不得的。

  一旦牵涉到社会影响力巨大的、公众顶礼膜拜的公众人物(比如院士之类),有关政府部门更也会“积极”介入,从中化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我们在报道里,经常可以看到的是“某些”、“少部分”这样的含糊的字眼。很多人被即使在事情败露后,还是被“好意”的掩盖和隐藏了。

  学术败类存在的危害性众所周知;惩治学术腐败,对重塑优良、清新的学术氛围,健康浮躁、急功近利的整体社会风气等等,意义是重大、非凡和无需赘述的。笔者认为,惩治学术腐败,需要各种体制、制度的健全,需要各项法规、制度的实际施行;更需要需要公众的积极健康参与,各部门、单位的“大义灭亲”,有关政府部门的“严惩不待”。只有这样,才能将那些依然逍遥存在的类杨杰、准杨杰和赛杨杰揪出来。

作者:李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