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选秀”热浪中的冷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0:26 四川新闻网

  对速成的明星、对饥渴的大众、对彷徨的媒体、对逐利的商家而言,选秀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使大家都成为了赢家;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再好的雨也不能“一直下”,否则就会雨患成灾。

  与今夏节节攀高的气温同时高涨的是一轮又一轮选秀热,随便打开电视机:这里既有地方诸侯们的割肉封地——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依然在续写神话,东方卫视的《我型

我秀》照旧底气十足;央视国家队也当仁不让——《梦想中国》试图东山再起,综艺节目和《开心词典》也玩起了全国海选主持人、电视模特大奖赛火热登场等……除了这些媒体自办的选秀之外,一场又一场的“美丽风暴”也借助媒体平台轮番上演,什么“国际小姐”、“环球小姐”、“世界小姐”、“中华小姐”,令人目不暇接。

  这一个个吸引了足够多的社会注意力的选秀活动,完成着平民语态对精英话语权的颠覆,完成着地方媒体对强势媒体的颠覆,使大众文化打破了精英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其正面作用当然不容忽视。但正如良药也会有副作用一样,这是我们更应该多加着墨之处。

  其一,一夜成名的选秀所带来的光环效应,会使一个浮躁的社会更加浮躁。在这样一个充斥着马太效应的帕累托时代,名人所拥有的资源越具有垄断性,痴迷于成名梦想的青少年就会越多,而这些选秀活动的目标受众正是抱有梦想的年轻一代,相伴着他们永泄不完的激情,是他们的理想化的思维模式与不够理性的冲动与盲从。2005年“超级女声”的神话只落在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影等几个少之又少的幸运女孩身上,可就这几个人成为了年轻一代视野中的全部焦点,在她们的臆想中,这些偶像新星离她们并不遥远,似乎有一天幸运之神也有可能垂青于自己,可她们恰恰忽略了去年的超女大赛在全国有15万人报名的残酷事实,缺少了对几个人的成名神话是建立在数万倍于她们的破碎的梦想之上的理性地分析,他们不一定知道——选秀的“中奖率”其实比买彩票还要低,而一夜成名的神话必然对厚积薄发的辛勤耕耘的心态构成消解,对社会浮躁心态带来更多盲动。

  其二,把关不严的选秀引发的黑箱操作,可能导致社会诚信的进一步丧失。本来我们就处在一个诚信稀缺的年代,而各种选秀活动由于一开始就是商业化而非公益性的,所以难以摆脱商业之手在“明处”与“暗处”的操控,这也就是为什么随着节目竞争越来越激烈、淘汰越来越残酷,选秀活动的“黑幕说”、“内定说”、“贿选说”……各种质疑不绝于耳的根本原因。

  其三,重复仿造的选秀会让媒体变得创新乏力。现在的媒体为了更好地生存,不得不以广告商马首是瞻被牵着鼻子走,其实有些选秀活动也并非出自传媒本意而是为了迎合广告商的要求,加上缺乏对活动营销的通盘考虑与素质准备,很多为了选秀而选秀的活动粗制滥造,没经过精心的调研、策划与铺垫、准备就仓促上马,从比赛设置到选手素质表现都大打折扣,更不要奢谈公信力,最后只能草草收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头都不沾。

  其四,泛滥过度的选秀会让民众审美疲劳,从而最终将其唾弃。选秀这种快餐式的自娱自乐,有着很强的速朽性。不管现在多少观众追捧,又将会有多少电视台效仿,可能顶峰过后很难避免急速坠落的命运。选秀的遗憾正在于它的社会注意力是在短时间内强烈爆发的,这也就意味着它很快就临近峰值,然后再逐渐“失势”。正如本人在另一文中所言:作为一档娱乐节目的“超级女声”,终究要曲终人散……也许,不巧的,原因正是它过于火爆的出场。

  对速成的明星、对饥渴的大众、对彷徨的媒体、对逐利的商家而言,选秀活动就像一场及时雨,使大家都成为了赢家;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再好的雨也不能“一直下”,否则就会雨患成灾。在全国山河一片选秀飘红的年代,保持一点清醒的忧患意识无疑非常有意义的。(徐浩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