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从定点清除到斩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2日16:08 世界新闻报

  6月初,“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头目扎卡维被“斩首”了,它向世界和美国人民证明,美军在伊拉克的“斩首”战略的确战果辉煌。且不论“基地”组织头号人物本·拉登依然活着这个事实,就“斩首”战略本身而言,到底有多大的军事意义,远非五角大楼或白宫希望的那样。

  在扎卡维死后,美国发出警告说:“只要出现新的扎卡维,我们就将消灭他。”话

说得铿锵,却流露出并非虚妄的担忧,即另一个甚或几个扎卡维可能正从暗中走来,将使美军的这次“巨大胜利”化为泡沫。“基地”组织在扎卡维死后发表声明,称“扎卡维之死只会使我们更加努力地进行圣战”。没有理由将此视为“基地”的虚张声势。

  或许,对五角大楼和白宫来说,扎卡维之死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意义。可“政治意义”因人而异。对一个人来说是胜利的东西,对另一个人来说未必就是失败。的确,扑克牌上活着的人越来越少,可反美武装却未见得受到多么致命的打击。倒是驻伊美军发现自己必须印制一套新扑克牌了。

  “斩首”战略基于一种本末倒置的想象,认为消灭“基地”的头目,就能消灭“基地”。殊不知,“基地”的头目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存在“基地”这个组织。所谓“组织”,就不是个人,其特征是人员的可替换性。但关键的问题还不在此,而在于“基地”组织本身为何会出现。不消灭“基地”组织,就无法消灭其领导人。美国人当然不愿去分析“基地”组织出现和存在的原因(9·11事件后,他们不解地问:“他们为什么怎么恨我们?”),因为分析得来的结论肯定不利于美国。此外,要消灭“基地”,等于要消灭“基地”存在的社会基础,这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则出于意识形态,一则出于成本考虑,美国选择了舍本逐末的“斩首”战略,好使胜利来得容易些。但美军不仅在“斩首”,还在虐囚和屠杀平民,而虐囚和屠杀平民却使更多的伊拉克人对美国人产生仇恨,增厚了“基地”组织的群众基础。

  “斩首”令人想到以色列的“定点清除”。实际上,前者可能是后者的模仿。但“定点清除”不仅没有吓倒巴勒斯坦人,反倒激起了巴勒斯坦人对作为压迫者和迫害者的以色列人更大的仇恨──而且,国际道德舆论对受压迫和受迫害者向来持同情态度。以色列人在“定点清除”中失去的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是他们当初作为纳粹受害者从国际舆论那里获得的道德资本。

  美国在“斩首”行动中失去的是与此相同的东西,即“9·11”以来国际舆论给予它的同情。从政治角度说,杀死一个无辜平民,其道德代价可以使杀死一个扎卡维的军事荣耀变得黯淡,而且可能使另一个平民变成另一个扎卡维。

  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