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上书市长为“汉服”申遗(读者来信)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4:32 江南时报 |
编者按:端午节被韩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曾使中国人大为惊讶,今年,又有消息传出:韩国还要将汉服当做自己的民族服装申报世遗。如果说前段日子在中国大陆热播的韩国古装剧《大长今》的服装是韩服,那么,新出版的古装剧《朱蒙》则选用了更标准的、严格意义上的汉服。为此,苏州这些研究汉服的人士开始谋划建议政府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于是在6月5日这天,由苏州复兴私塾的傅奇执笔,上书苏州市人民政府,希望由市政府牵头,将汉服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恢复“汉服”是否有必要,能否有市场,都值得相关专 家细细研究。但是,由民间人士直接搭建与政府沟通的对话桥梁,无疑更具有标本性意义——民意诉求与处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则应成为政府工作的“重头戏”。普通市民:恢复汉服有关民族尊严 朱永新副市长钧鉴: 并转苏州市人民政府: 今年5月18日,武汉市政府组织516名中学生举办“汉服成人礼仪”,此事受到了不少华人和媒体称赞。今年端午节,苏州也举办了公祭伍子胥活动。我带学生去参加,感到非常遗憾演出人员的服饰竟然是“旗装”。 顾名思义,“旗装”是从满族八旗服装而来,是属于满族的服饰。中国有56个民族,现在,除了汉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服饰之外,其他55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我们不穿苗族、藏族、彝族的服饰,因为我们不是苗族、藏族、彝族,同样道理,我们不是满族,也不应当把满族服饰作为我们的服饰。 华夏=汉服+礼仪。没有了汉服,“华夏”、“中华”、“华人”都成了虚无的概念;礼仪,也就少了依托,没了内涵。汉服是华夏文明最直接的外在体现,随着汉服的彻底消亡,华夏精神也进入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于受到5000年文明的滋养和美学支撑,华夏汉服集天圆、地方、绳直、权衡、五行为一体,处处蕴涵着华夏文化的精神;汉服的设计处处依着礼的要求,汉服礼服宽袍大袖、流畅飘逸的特征显示了华夏自古以来成熟内敛、含蓄蕴藉的内质,以及追求和谐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而且汉服是最适合我们民族的体貌特征。另外,无论是儒道国学、诗词歌赋、武术剑道、茗茶药酒、琴棋书画、礼乐舞蹈,无一不与汉服有着密切联系。 从《易经·系辞》中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辽史》中的“大礼并汉服”的明确记载可见汉服的崇高地位,它非但是中国的国服又影响到某些少数民族以及东方民族的服饰。当前仍然存在着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仍然被视作他们民族的代表服饰,在传统节日里,日本人身穿和服韩国人身穿韩服,可我们身穿什么服饰呢?可是,有多少中国人知道:和服与韩服都是源于我们华夏民族的汉服! 我们提倡汉服,不是“复古”,而是“复正”,也就是回归到华夏文化数千年的正道上来。“汉服不是古装,不是戏服,不是民族矛盾”的说法,已经被有识之士认可。今天的神州大地,正进行着如火如荼的汉服运动,北至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东至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南至广东、香港、珠海,西至山西、河南,汉服的宣传都在大张旗鼓地开展着;日本留学生穿上汉服参加毕业典礼感到的是民族的自尊,加拿大的留学生让自己的孩子穿上汉服找回的是民族的自爱,新西兰的留学生穿上汉服潇洒地走上街头,其中体现出来的是爱国精神;不少海外华人,有影响的儒商,文化界名流也参与进来,香港孔教学院的汤恩佳先生,被称为当代大儒的蒋庆先生,都已经订做了汉服,准备在出席国际性活动的时候穿上。今年4月,我带领学生穿汉服,引起了数百家媒体的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苹果日报》,予以褒奖,海外主流媒体也纷纷与我联系。这一切都说明,汉服正在被人们接受着。 奥运会在每个国家召开的时候,都是这个国家大力宣传民族文化的绝好的机会,穿民族服装入场更是必不可少。2008年的奥运会即将在华夏大地上举行,我们不应该失去这个宣传华夏文化、展示华夏服饰的机会。没有人否认汉语,汉字,是中华文明的伟大载体,同样,说汉服的意义万倍于故宫长城,也是合情合理的。国人一辈子不看故宫和长城,无伤大雅。正常的人却不能不着服装,而服饰又关乎一个国家的礼仪风范,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苏州作为文化名城,对深深浸蕴着华夏文化的汉服应当引起重视。日本的和服在日本一直被叫作“吴服”就是从苏州传过去的。能够捷足先登,方显出远见卓识。因此,我这次给您写信,诚恳提出三点建议: 一、苏州市尽快把汉服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古城增加魅力,为华夏文化的复兴担起一份责任; 二、强烈呼吁,苏州市在以后政府举办的活动中把汉服作为第一选择,并提倡市民在传统节日着华夏衣服。 三、如果可行,可根据汉服“交领右衽,袖宽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的特点,重新制作“吴服”,定为市服。 《白虎通》说衣物具有“表德劝善”的功能,我相信这一做法,必将使海内外华人备受鼓舞振奋,对于增强两岸三地的文化认同也不无裨益。 此致 敬礼 复兴私塾全体同仁 呈上 傅奇 执笔 孔元二五五七年四月初十日 西元2006年6月5日 (本文有删节) 本报记者 中 游 木 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