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观察:别让“招生传销”毁了民办高校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7:49 新华网 |
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时段临近,江西省部分民办高校采取每招一名新生给在校生700元至1200元“爱校费”甚至加学分的手段,鼓励学生停课外出招生。招生致富的“大款学生”成了一些学生的新偶像,“学生渴望立刻招生的热情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一位被“哄”入校的学生认为,民办高校这种“老生招新生,一届哄一届”的做法,“简直就是变相的招生传销”。(见6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民办高校的生源之争由来已久。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动用在校学生采取欺哄方式招收新生时,我们看到的是民办高校的管理混乱, 甚至为民办高校的前程担忧。“招生传销”无疑是一些人将教育视为一种产业的怪胎。孕育这个怪胎的根本动因,在于学校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逐。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文化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校逐利的工具和利益联盟。明明是招生回扣,却冠之以“爱校费”,在这种貌似滑稽的称谓背后,是校方对育人使命的背弃。 试想,当招生数额不仅与经济利益挂钩,还与考试成绩挂钩,甚至可以转化为学分时,这样的院校还能坚持质量为本的育人观吗?靠卖力招生而挣来的学分、文凭,又有多少含金量?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又怎能有真才实学? 因为自身实力有限,不少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往往采用改换校名、夸大办学条件、虚假承诺等欺骗手段。被骗来的学生入校后,又在校方的唆使和诱惑下加入下一轮欺骗式招生的行列———如此发展下去,学校在学生心目中还会剩下多少诚信形象?这样的学校又怎么可能教导出信守诚信的学生? “老生招新生,一届哄一届”,这样的招生方式,也许短期内确实见效,一些民办高校也确实因此赚了不少钱。但从长久看,却近似饮鸩止渴,因为它大大损害着民办高校的声誉,对国家整个民办教育的发展更是危害不小。 对一个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而言,民办高校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公众对之也寄予厚望。我们期待民办高校能够凭真正的实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更期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加强监管,斩断“招生传销”的灰色利益链条,还民办教育一片明净的天空。朱述古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