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顶尖高分 巅峰对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8:02 贵州都市报

  一个703分,全省理科净分第一名;一个712分,全省理科加分第一名,两人报考的都是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考生小档案

  

顶尖高分巅峰对决

  姓名:贾崇俊 年龄:19岁

  身高:1.62米 科别:理科

  总分:712分(含20分生物奥赛加分)

  各科分数:语文136分、数学134分、英语144分、理科综合278分

  第一志愿: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业余爱好:打羽毛球、画画、拉手风琴、唱歌

  考生小档案

  

顶尖高分巅峰对决

  姓名:姜君 年龄:19岁

  身高:1.49米 科别:理科

  总分:703分

  各科分数:语文:124分;数学:147分;英语:140分;理科综合:292分

  第一志愿: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业余爱好:音乐、乒乓球、羽毛球

  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开朗,乐观,率性,这是贾崇俊对自己的描述。

  贵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园里,记者见到的贾崇俊胖胖的,戴着眼镜,言语间,笑容总是挂在她的脸上。从小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使她养成了乐观豁达的性格。

  贾崇俊觉得自己幸运,一直以来,家里挺和睦的,父母疼爱她,但并不溺爱,而且从不给她施加学习上的压力。“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只要努力了,尽力了,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了。”在生活上,父母的关心无微不至,但在学习上,他们对贾崇俊的要求却很简单。不过贾崇俊很自觉,从来不用父母操什么心。成长路上,她一直走得很顺利。

  高一的时候,由于在校期间表现突出,贾崇俊被选派参加一个访问团,到日本呆了近半个月。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日本的同龄人在学习上都很轻松,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很多,而且他们有理想,敢于追求。相比之下,国内的大多数同龄人却背负着长辈的诸多期望,过得异常沉重。贾崇俊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虽然平时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但课余时间,贾崇俊也会约上朋友打打羽毛球,做些体育锻炼。她是这么理解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要是垮了,一切无从谈起。

  由于整个高中阶段一直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学校和老师对她寄以厚望,但贾崇俊并没有因此感到压力重重。相反,她经常给自己“减压”,高三时,学习成绩稍有松动,贾崇俊一方面坚持努力,另一方面却不断告诉自己:“没事,不是我退步了,是别人赶上来了。”事后想想,贾崇俊觉得自己挺阿Q的。

  “凡事尽力即可,切莫苛求自身。成功来得自然,失败内心不怕。”这是爸爸特地送给贾崇俊的“24字方针”,贾崇俊很喜欢,时常以此“检讨”自己。

  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贾崇俊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她认为自己高考的成功与这密不可分。

  梦想清华园

  在学习上,贾崇俊觉得养成好习惯非常重要,她很少预习,倒是很看重课堂上与老师同步,注重学习效率。

  “我们很多老师教学经验都很丰富,我不怕在他们面前暴露缺点,他们经常会给我一些指导性的帮助。”贾崇俊说,她有一个习惯,一旦在学习上遇到难题,就立即找老师请教,“有时候在家里通过电话和老师一谈就是一两个小时”,父母觉得过意不去,贾崇俊却“呵呵”一笑,说:“我们老师说了,没关系的。”不过,内心深处,贾崇俊对老师一直心存感激。

  贾崇俊不喜欢熬夜,学习和生活都很有规律。高考那两天,贾崇俊觉得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很平静。

  高考结束后,贾崇俊的估分是680多分,她毫不犹豫地在第一志愿上填下了“清华大学”字样。高一时,她曾到清华大学参观过,美丽的清华园令她一见倾心。

  已经告别了的高中生活,让贾崇俊格外留恋。“那些日子,很辛苦却很充实,同学之间经常互相鼓励,学习氛围非常浓。”

  如今,贾崇俊开始为上大学做准备。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减肥,经历了“黑色六月”,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变得瘦黑瘦黑的,贾崇俊对自己的“心胖体宽”有些不满。“也想找些书来看看,充一下电,毕竟清华园里高手如云,在那里我必须重新开始。”

  回首自己的高考路,贾崇俊总结了一下: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像我一样,有时候并没有想很远的事情。”贾崇俊说,成功固然值得炫耀,但关键是能走好眼前的每一步,享受过程更美好。(何星辉)

  两次高考 只为清华

  姜君,2006年高考理科703分,总分排名第二,净分(不加分)排名第一。姜君自1999年到2005年就读于贵州大学子弟学校,2005年以642分冲击清华失败,同年到清华中学复读。

  “去年高考发挥得不好,考完我就知道清华没戏,只能去我的另一个志愿上海交大,但我还是毅然填报了清华大学,当时我已经作好了复读的准备,父母也很支持我。”说起复读的选择,姜君觉得最让她难以忘怀的是父母全部的支持。

  她说,报考清华,而且是一而再地报考清华,不单是她的个人选择,与她的家庭也是不无关系的。

  姜君,家中排行第四,上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

  “对我们几姊妹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爸爸,大姐高考时,他觉得只要考个大学就可以了,那时候我们村里还没有一个大学生;二姐高考时,他希望姐姐能考到省外去;而对哥哥的期望是考个重点大学;对我,就希望我能考上清华大学,他一直想我们几姊妹中能有人考上清华。”姜君说,父亲虽然很少谈到对自己的期望,但她很能体会父亲的心思。

  父亲黄玉林,在村子里开一间杂货店。夫妻俩都是小学文化,但对儿女却寄以厚望。姜君的高考分数揭晓的当天,父亲正驾驶着一辆三轮车奔波在购货的路途中。姜君说,父亲永远这么忙碌,他半辈子的辛苦、努力,就只为她们几姊妹能够成才。姜君的母亲说:“要是她爸爸晓得小君考这么好,肯定非常高兴,小君成绩打小就很好,她爸爸就想她能考上清华大学,去年没考上,希望今年能得。”

  轻松学习 年年第一

  姜君从小成绩就不错,到了初中更是锋芒毕露,从上初一以来,几乎年年第一。然而,当她被问起学习情况时,姜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却是:“我比较懒。”

  姜君说,她学习从来就很轻松,上高三甚至是复读时也一样。她除了上课认真仔细外,课余学习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从来不熬夜。“我学习要看心情,想学习了就好好学习,心情不好了就出去走走,有时候一走就是大半天。”姜君说。

  但是她一学习起来就非常认真,特别是做练习试卷的时候,不做完她决不会休息。有好几次她为了将一套试卷做完,做透,直到晚上1点多才睡觉,她说这是她熬得最晚的时候。

  这样一个自称“很懒”,却考得703高分的姜君,她有什么制胜法宝呢?

  姜君在复读时,充分认识到自己化学比较差弱点,有针对性的分配时间强化学习化学,将数倍于其他科目的时间花在学习化学上;她认为现在的考试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即使是少部分难一点的,都是在基础知识上的一种延伸,离不开基础知识,所以重点掌握好各种基础知识,是攻克考试难关的有力武器。

  同时姜君认为,不给自己设立过高的目标,不给自己制造压力,让自己轻松面对考试,是她考出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相信自己

  虽然早就瞄准了清华,但专业的选择问题还是困扰了姜君很长一段时间。

  建筑学和土木工程是姜君的两个备选专业,但将哪一个填在第一志愿,让她难以决定。建筑学是姜君最喜欢,也最想填报的专业,但清华的该专业在贵州只招一人,填报这个专业无疑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再加上她给自己的估分是680分,把握并不大。

  无奈,姜君找上同学兼好友谢谦,将建筑学和土木工程分别写在两张小纸片上,揉成一团,让谢谦选择一个,上面写着哪个专业她就报考哪个专业。“当时我真的这样想的,听命运的安排,拈到哪个专业我就报那个专业!”姜君说。

  但是,当姜君看着好友拈出的纸片上写着“土木工程”时,她却改变了主意。

  “我突然想起我去年报清华的情形来。当时我明明晓得考不上,还是不愿意报其他学校,因为我想上清华。现在却在这里犹犹豫豫,难道补习一年就将我的勇气和信心补没了吗?当时心里真的觉得很不服。”姜君说,“我不能服从命运,我要相信自己。”( 李海勇 范觉文)

  一个655分,全省文科净分第一名;一个662分,全省文科加分第一名,两人报考的都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类专业

  

  考生小档案

  

顶尖高分巅峰对决

  姓名:黄厚翰

  年龄:20岁

  身高:1.75米

  科别:文科

  总分:655分

  各科分数:

  语文:124分

  数学:122分

  英语:136分

  文综:273分

  志愿:北京大学经济学

  考生小档案

  

顶尖高分巅峰对决

  姓名:伍晨

  年龄:19岁

  身高:1.72米

  科别:文科

  总分:662分(含10分少数民族加分)

  各科分数:

  语文:121

  数学:133

  英语:138

  文综:260

  第一志愿:北京大学经济学

  业余爱好:看书、看电影

  “厚积薄发”翰林仕

  22日一早,当获知全省高考文科总分第一名出自六盘水市水城县二中时,曾经的班主任王道珍老师兴奋地在电话中反复向记者求证:“厚积薄发的厚,翰林院的翰,黄厚翰,考分大概在660分左右,果真是他吗?”县二中王校长与班主任张老师惊讶了许久感叹道:“这孩子这回可以圆梦了!”

  昨日中午时分,记者驱车赶往距离市中心城区33公里之远的水城县木果乡双河村十三组,在一片葱郁的树林里,记者找到了黄厚翰的家。戴着眼镜的黄厚翰闻声走出院落,在绿阴下,文质彬彬的他礼貌地伸出双手与记者握手并腼腆地笑道:“考上第一名是误打误撞来的运气!”

  母亲吉敏飞告诉记者,作为家中的第三名大学生,黄厚翰在兄弟姐妹四人中是最聪明的一个。而因为自己没有文化,52岁的黄父也只有小学学历,全家人仅靠一亩多土地种植农作物,收成后拿到附近的那罗矿换钱来维持一家人的开销。这些年来全家都吃了不少苦头,好在四个孩子都很争气,继长子师大毕业任教后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次子两年前也考上了长春大学,历来性格倔强的黄厚翰经过再一次努力,终于考取梦想中的北京大学,他们感到由衷的高兴。

  “胜之不武”第一名

  而对于自己考取省文科第一名的消息,黄厚翰则反复强调自己“胜之不武”!原来,两年前应届毕业的他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崇敬,报考了南开大学,没想到十几分的差距让理想与梦想瞬间失之交臂;黄厚翰选择了补习,又一次高考,他选择了北京大学,没想到2分之差再次让他受到重创。于是黄厚翰来到水城县二中,租了一间不足十平方米的宿舍,向梦想又一发起进攻。

  高考答案公布之日,黄厚翰估计了一下自己的考分:大概在660分左右,感到自己一直视为强项的数学发挥似乎有些失常,填报志愿时,黄厚翰犹豫了。老师们与北大招生教师取得联系后,经过详尽分析和耐心劝说,黄厚翰终于在第一志愿上填上了“北京大学经济学”字样。22日一早,当记者第一时间通过校长与黄厚翰取得联系后,对于自己总分655分的成绩,黄厚翰显得异常平静:“分数只能说明考出了我的实力,但这是补习两年换来的成绩,而同班同学都已进大学里深造两年,这样的成功让我感到胜之不武!”

  “性情中人”黄厚翰

  大哥黄厚凯说,虽然父母都没有多少文化,全家人却没有一个人沾染抽烟、喝酒、赌博等习惯,爱看《焦点访谈》等新闻类节目的父亲对兄妹几人的学习习惯和求知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出生在这样朴实的家庭,黄厚翰认为,父母言传身教,含辛茹苦创造条件让自己能够读书至今,只能说明读书是对父辈没能够多读书的一种补充。当得知即将前往贵阳时,见儿子推迟,母亲吉敏飞乐呵呵地劝说儿子:“出去散散心吧!等明天我挑菜去换钱给你凑路费。”

  采访途中,当黄厚翰得知有的同学未能考得理想分数,竟然难过得不肯出门,他说:“希望同学之间能够共同进退,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对于自己的成功经验,黄厚翰则归结于“学习要讲求效率,做事要随性情而来!”

  黄厚翰同时向记者透露了他的一个小秘密,原来“状元郎”自幼是个巧厨子。一路的侃侃而谈,内敛的黄厚翰终于讲述了自己对人生、世界的看法,他说:“人应该趁年轻多学点东西!”(邓倩 )

  北大圆梦在望

  接到记者的报喜,伍晨颇有些惊讶。“我还以为652分,报北大有点悬咧!”得知自己的成绩后,电话那头的伍晨长长舒了口气。

  简单预约过后,记者在新华路上见到了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的伍晨。陪同一旁的妈妈满面笑容,张罗着给爸爸报喜。“不容易呀,这次她的北大梦终于可以圆了。”妈妈有些激动地说道。交谈就在的士车上开始了。

  原来去年伍晨就参加了高考,估分630左右的她,综合往年的情况后,不得不放弃了多年来的“北大梦”,转而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但岂料最后,因一分之差伍晨和人大擦肩而过。

  刚得到落榜的消息时,家长心头都很失落,担心小孩承受不了这个打击。这时,懂事的伍晨:不但没有让父母操心,反倒安慰起父母来:“爸妈,其实这也不算坏事嘛,这不正好给了我一个再次冲击北大的机会?”听到女儿的这番言语,父母一颗悬着的心顿觉踏实了许多。

  高分落榜后复读

  小学、中学成绩一直都很优秀的伍晨一路走来一帆风顺,一直都边学边玩的她,每次取得的成绩都不错。“那时候总感觉自己学习事半功倍,不需要太多的努力。”伍晨感慨。直到经历了落榜的挫折,伍晨才恍然大悟:只有加倍努力才能到达梦想的彼岸。

  复读时,伍晨毅然选择重新回到自己的母校——贵阳一中,理由是:“我喜欢一中的整体氛围,很适合学习。”和众多复读学生一样,刚开始,伍晨也有过顾虑,担心遭遇老师、同学异样的眼光。“你能迈出这一步,很勇敢,老师佩服你!”数学老师陈桂兰的一句话,众多老师的鼓励、同学的支持,让伍晨很快从阴影中走了出来,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中。

  在总结去年失败的基础上,伍晨增强了学习的计划性。学期刚开始便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学习总计划,对每一阶段的学习进行了详细规划,而且要求自己严格执行。临近高考时,她变得比去年更从容和胸有成竹。

  6月8日,伍晨从容地走出了考场。“感觉发挥正常,但并没有料到自己得这么高的分。”伍晨说。经过仔细估分,伍晨再次朝着自己的梦想——北大进军。

  谈到未来的大学生活,伍晨说自己很有信心能很快融入其中。因为从去年已经进大学的同学口中,自己已经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

  伍妈妈谈教女

  伍妈妈是贵阳市35中的一名体育教师,谈到女儿,妈妈说虽然家长平时对她要求很严格,但相互交流时却很平等,更像朋友。一旦双方意见不统一,都会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指出对方的错误。“知错就改才是好同志!”妈妈笑着说道,如果家长犯错了更是要主动承认错误。

  谈到如何引导孩子学习,伍妈妈说其实自从小孩读小学3年级以来,她就没有操太多的心了。重要的是孩子小的时候,一定要引导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伍妈妈从小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出去玩可以,但必须先完成作业。“是呀,到后来,要是作业没做完,我晚上觉都睡不着的。”一旁的伍晨补充道。

  面对今天的好成绩,母女俩有太多的话想说。但最想感谢的就是舅舅。原来小伍晨家住郊区,在市内上学不方便。为了能给小伍晨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舅舅二话没说,将外甥女接到了家中,这一住就是7年。7年了,怕影响小伍晨学习,舅舅直到去年才要了小孩。 (申红珊)

  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