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丛飞精神感动广东感动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09:49 南方日报

  丛飞精神感动广东感动中国

  省委举行丛飞事迹报告会黄华华等会见报告团成员蔡东士要求掀起学习热潮

  ■丛飞是时代的楷模,是现代公民的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丛飞精神是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精彩绽放,广东人民为有这样的先进典型而自豪

  ■我们学习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学习他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学习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学习他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

  本报讯(记者/梅志清通讯员/司尔齐)止不住的热泪,无法抑制的抽泣,内心强烈的震撼,而屏幕上,一个平凡而又高尚的人正含笑远去……昨日上午,省委在省委礼堂隆重举行丛飞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丛飞妻子邢丹等报告团成员的真情讲述,让每一位听众深深感动。

  “丛飞的事迹感动了广东、感动了中国。丛飞用奉献和爱心铸造的精神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我们永远敬仰他、怀念他!”报告会前,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亲切接见了报告团全体成员,作了重要讲话,并一再叮嘱深圳市委、市政府一定要照顾好丛飞的亲属。

  黄华华指出,丛飞用短暂而闪光的一生演绎了一曲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动人乐章。他用毕生的精力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扶贫济困,帮残助弱,即使重病缠身,仍然痴心不改,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能对社会有所奉献,能对他人有所帮助,我感到很快乐”,这是他的座右铭。在社会的大我与个人的小我之间,他选择了大我;在个人利益与他人幸福之间,他选择了他人;在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他选择了精神追求。丛飞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却是一个高尚的人。丛飞的事迹折射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体现了他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反映了他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凸现了他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丛飞是时代的楷模,是现代公民的榜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丛飞精神是新时期广东人精神的精彩绽放,广东人民为有这样的先进典型而自豪。

  省委副书记蔡东士,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小丹等参加了接见。

  随后,邢丹及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段亚兵,在丛飞资助下由乞丐成长为作家的胡诗词,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晏语轻轻分别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丛飞生前的点点滴滴。背后大屏幕上,丛飞的音容笑貌不时重现,他那真诚质朴的歌声在礼堂久久萦绕,讲述者泣不成声,听众泪流满面,丛飞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情操,让一个个灵魂受到洗礼。

  报告会结束时,蔡东士作了重要讲话。蔡东士说,丛飞用壮丽的青春和诚挚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时代乐章,抒发了对人生、对理想、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张德江书记称赞他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杰出典范,并要求全省广泛开展学习丛飞活动。丛飞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他给予我们的精神力量却是永恒的、无限的。我们的时代需要这种精神,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精神。

  蔡东士强调,我们学习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丛飞同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赤子情怀。丛飞同志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十多年来,他不辞辛劳甚至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坚持参加各种慈善演出,筹募资金,捐助贫困学生和困难群众,他把爱国之情、爱民之心倾注于社会公益事业中,体现在扶贫济困的行动上,把爱和温暖洒向人间。我们学习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丛飞同志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价值追求。丛飞同志把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当成最大的快乐。正如他在歌中唱的:“只要你快乐,只要你幸福,只要你圆上好梦,我就不辛苦。只要你开心,只要你如意,只要你回头一笑,我就很知足。”他用毕生精力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用奉献诠释了生命的价值。我们学习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丛飞同志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高尚情操。丛飞同志同情弱者、爱心博大,对深圳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到省外山区的贫困孩子,再到东南亚海啸灾区的难民,他无不倾其所有、尽其所能地施以援手,奉以爱心,他用无疆大爱铸就了一座光耀千秋的道德丰碑。我们学习丛飞精神,就是要学习丛飞同志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丛飞资助他人慷慨无私,自己却一生清贫,过着俭朴的生活。为信守他对山区178名贫困学子的承诺,他欠下10多万元的债务,甚至连为自己治病的几百元医药费都拿不出来。他用甘于清贫、艰苦奋斗的崇高品格唱响了当今社会的正气之歌。

  蔡东士要求,当前我省正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通过宣传丛飞事迹,学习丛飞精神,进一步加深对“八荣八耻”的理解,通过组织开展丛飞精神大讨论、大普及,进一步加深对丛飞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的认识,在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中,尤其是文艺工作者、青少年学生中掀起“学习丛飞、乐于奉献”活动的热潮,推动全省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加重报道份量,突出宣传丛飞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使丛飞事迹、丛飞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蔚成风气!

  报告会由朱小丹主持,省直和广州市直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员工、驻穗部队官兵和广州地区大专院校师生代表等1500多人出席了报告会。

  本报推出长篇通讯——

  爱在丛飞

  丛飞资助读书的178名孩子,都深情地管丛飞叫爸爸。这些日子,布依族小姑娘晏语轻轻反复做着同一个梦:丛飞一把搂紧她,泪流满面:“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爸爸,我来供你读书。谁欺负你,你就说你有爸爸,你的爸爸在深圳。”

  在悼念灵堂上,一个坐着轮椅的残疾人突然扑倒在地,对着丛飞的灵柩号啕大哭。人们不会想到,他是湖南省汉寿县作协常务副主席、《沧浪》杂志主编胡诗词。人们更不会想到,9年前的他竟还是个乞丐。是丛飞,先后资助他9万元供他读书,创造了他人生的奇迹。

  丛飞原名张崇,1969年出生在辽宁省盘锦市一个贫困的8口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丛飞的童年注入了爱的基因。初二时,他因家穷辍学了。曾经为了挣15元钱,他累得浑身发抖,最后一头倒在草地上。他因此取艺名丛飞,寄望草丛中起飞。

  1994年,丛飞到成都参加一次义演,捐出了身上全部现金2400元。主持人高兴地说:“你捐的这2400元钱,可以使20个贫困小学生完成两年学业。”丛飞没想到2400元这么“有用”。从此,丛飞一发不可收拾。他立下誓言,尽自己所能奉献社会!

  2006年4月20日,丛飞走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丛飞仍不忘留下遗嘱,捐出眼角膜。从此,有6个人用丛飞明亮的眼睛,重新注视这美丽的世界。

  丛飞此去,从者千万。在广东,知荣明耻,向善行善,正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与自觉行为。

  详见A05版

  图:

  丛飞生前资助过的晏语轻轻台上一声“爸爸”,台下听众泪花一片。本报记者曾强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