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沈阳培养不要学位的农民“大学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0:05 新华网

  新华网沈阳6月23日电(记者姜敏、吴铮)沈阳的一些青年农民近一段时期以来走进了大学课堂。他们不要学历学位,更不需安排就业,在大学脱产学习1年即回到本地区创业。这种新型培训方式,不但开创了1年制非学历成人教育研修的新模式,而且找到了一条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情况熟、干得好”的农业产业化人才的新途径。

  农民进大学培训费用“三免”

  据了解,沈阳市东陵区早在2003年,采取政府资助的形式,首次选派18名农民科技示范户进农业大学深造。随后,沈阳市委、市政府将此作为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的一项探索,由市科技局与沈阳农业大学联合创办培养知识型农民培训班,两年中共培训198人。

  沈阳市规定,入选农民必须具有科技示范户资格,年龄一般在18岁到35岁之间,具有初中以上学历。先由农民自愿申请,经区、县科技局推荐,市科技局进行资格审查批准后方可入学,免学费、住宿费、书费,学期为1年。沈阳农大应用技术学院根据农民特点,设立动物科学和园艺两个专业,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讲课,每讲一段,就进大棚、实验室、果园实习。学校还根据学员的要求及时调整课程,如诊断学,今年就加了40学时,配方学加了30学时。

  沈阳市科技局副局长李铁夫说,政府每年出资40万元支付学员的费用,同时还对优秀学员提供资助,目前已拿出7.5万元,用于奖励15名优秀学员重点开发种、养殖产业项目。

  “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东陵区科技局赵勇说,第一年培训18名农民,区政府投入了9万元,他们回来搞园艺,种、养殖业的规模也扩大了,还手把手教农民致富,使一大批农民从中受益,点燃了新农村运用科技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星星之火”。

  园艺专业学员刘涛,以现有的科技示范园为基础,在重点乡镇的家庭果园建立15个寒富苹果示范基地,并自费创办起农民科技协会,发展会员100人,将“共同致富”制度化。他出资建立了100平方米的培训室,常年开展技术培训。在苹果销售中规定会员产品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包装、销售,让果农们从中受益。

  据统计,在2004年的104名学员中,67名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证书,成为有技术职称的“农艺师”。

  在三农与高校之间架起科技之桥

  据了解,农民学员一年课程结束后,学校为他们几人或十几人聘请一名指导教授,提供日常指导。学员们有的将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带到学校,面对面请教专家、教授,有的把老师直接请到家里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在高校与农村架起了一座科技致富之桥。

  动物科学专业张淑琴原是养鹅示范户,现为强大养鹅公司副经理,养鹅上万只。为扩大养殖能力,她经常请农大畜牧兽医学院老教授林祖昆等上门现场指导,解决了养殖场防疫、饲养环境、饲料加工等问题。刘涛在生产中遇到“下串”的难题,即大黑金龟子害虫吃苹果。他去请教给他上过课的宋佐衡教授。宋教授指导他果树行间铺上造价很低的塑料薄膜,或拣些烂苹果放在筐里,虫子奔着苹果去了,方便集中扑杀。这些互动使教授与农民联系紧密了,高校的科技与智力直接服务“三农”,让农民更多地感受科技带来的实惠。(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