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独一代”的迷惘与皈依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0:48 红网-三湘都市报

  ■本报评论员 石横

  长沙市某职业学校的学生媛媛(化名)让父母伤透了心,父亲全天候守在网吧、学校门口跟踪女儿,母亲因劝阻不了女儿逃课,一个月前曾经割脉自杀。可任凭父母怎么做,还是无法让媛媛回心转意,逃课仍然在继续,轻率而盲目的爱情仍然在继续。(本报今日A6版)

  无疑,这是“独生子女一代”面临的教育危机的一个缩影。我们无意把所有的“独一代”都纳入拷问的范围之内,事实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所展现出的青春与才情,足以让我们艳羡不已;但无可否认,在“独一代”群体中也确实存在着像媛媛这样的孩子,他们在叛逆中等待拯救,在迷惘中寻找皈依。

  “问题孩子”的父母是可怜的,泪如雨下或者割脉自杀,都沉重地诉说着他们的无奈与辛酸。然而,当我们把视线转向那些神色憔悴、心灵空虚的“问题孩子”时,我们同样必须承认,他们也是可怜的。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一生下来就是叛逆的种子,问题的关键是是什么让他们的容颜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又是什么让他们纯洁饱满的心灵堕入了荒芜的沙漠?

  当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时,我们显然无法离开对整个社会环境的审视。毫无疑问,中国的“独一代”是在一个超常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从一生下来面对的就是铁面无情的市场法则所支配的一切,而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更是无以复加地强化了这一点。因此,对于不少孩子来说,他们接受的并不是一种关乎人的自然成长的教育,而是一种类似“工具”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

  而作为“工具”,冷漠、孤独则成为其一种近乎天赋的秉性,叛逆、偏执、迷惘、自私也往往随之纷至沓来。这些可怜的孩子无法也无力反抗这种工具的特性,只能保护性地把自己隐藏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在内心产生出一个自我虚无化的世界。但他们毕竟是鲜活的生命,他们像所有的正常人一样需要温情、需要抚慰、需要关爱,当这一切从正常渠道无法得到或很难得到时,来自非正常渠道的关爱和呵护就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于是,上课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早恋却变得必需起来。

  维克多•雨果在小说《九三年》里说,“真正革命的观点是不指控任何人。谁都不是无辜者。路易十六只是一只被抛到狮群中的羊。它想逃走,想逃命,想自卫,可能的话它也要咬几口,这完全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卫”。同理,我们也可以说,“问题孩子”也是被抛入“狮群”中的羊,他们逃课、谈恋爱也是出于一种心灵本能的自卫。有忏悔意识和有责任心的父母们,不能整天怨天尤人地去诉说孩子的叛逆,而是应该反思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叛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