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有了"需求奖学金",他还会自杀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3日15:14 浙江在线

  紧张的高考终于结束了,太谷一中理科考生陈力(化名)估出600分。几天后的一个晚上,陈力的父亲———榆社县西马乡新村43岁的陈东生(化名)服毒自杀。记者采访时,陈东生的亲人和乡邻都认为,他是不堪承受儿子读大学的经济重负才走上绝路的。临死前,他只说自己对不起儿子,不配做一个父亲。(6月23日《山西晚报》报道)

  考上大学是好事情,可高昂的学费问题却是棘手问题。亲戚朋友能够转借的费用是

杯水车薪,高校呼声很高的学费贷款希望渺茫。在所有的路径都对困难者冷漠封闭封堵的时候,就成了“坏事”。为世俗和窘困所困,四面楚歌,他们竟然用死亡作为逃避出路,让人叹息。

  这让我想到了美国一些大学的“需求奖学金”。资料显示:美国“穷人”上得起哈佛。每一位拿到哈佛大学等其他名校奖学金的学生都知道,能否获得奖学金,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与自己是否比其他的学生更优秀完全无关!这种奖学金,叫作需求奖学金,美国大学根据学生的家庭收入来判断,看这个学生的家庭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外,有多大的需求,才能让这个学生上大学。有人把这种奖学金叫作贫寒奖学金,“按需分配” 。常青藤盟校之外,还有许多大学,包括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许多名校和非名校,都只有贫寒奖学金,没有荣誉奖学金。(2005年第5期《民主与科学》“我们的初衷不是把奖学金发给那些有钱的学生,而是希望帮助那些学习很好却没有能力来上学的人。”香港中文大学也有这样的奖学金。

  这些世界著名流学府的学费虽然非常高,却为困难学生留下了人性化的尊严空间,没有司空见惯的“嫌贫爱富流行病”,更没有迎合世俗,将优秀教育资源多分配给有钱人,而是根据学生经济条件,劫富济贫,“繁华”不剥夺穷苦孩子的求学权益,高贵不忘记穷人的做人尊严。教育应有的公平性、公益性和人文关怀也得到充分体现。——俯首甘为公平和贫困服务,这种教育风度和品位值得借鉴。

  如果我们的各所高校也设立“需求奖学金”,在高收费中挤出来一部分为贫困生服务,能让家庭困难的学生在困惑中看到希望曙光和解决问题的“学校靠山”;或者从政府财政收入剥离出来一部分,设立“有偿使用奖学金”,让学生受用后逐步偿还,形成稳定的理性健康的解困出路。当政府、学校都能讲解决学费困难当作自己的当然责任和教育义务的时候,“学费杀人”肯定会有效避免。

  也许有人会说,高校资金“国家投入”本来就不足, “需求奖学金”资金何来?实际上,在高校收费屡升不降的今天,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本身就是一个糊涂帐。这种“没有钱”是一种“哭穷”罢了。很多高校一方面高喊经费紧张,一方面大肆扩张圈地,豪华建筑,这时候为什么就有钱了呢?可见,学校甘当守财奴,不想履行教育责任不想为学生设置这样的奖学金才是关键因素。

  当然,国情不同,教育体制有别,不一定要照搬照抄,只是我们的高校不能缺少这种教育慈善品质,而成为嫌贫爱富的市侩者。


作者: 耿银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