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莫让赌球扭曲足球与生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06:04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近日,网名“哭球”的中年男子任杰,成为互联网和媒体关注的焦点。14年前,只有高中学历的农村青年任杰进京打工,经过打拼终成身家200万的富翁;然而,四年前的韩日世界杯,却让他的命运急转直下——他“玩”起了赌球,最终“玩完”了200万身家、“玩完”了房子车子,还欠下100万的赌债。差点自杀的任杰在家人苦劝下幡然醒悟,如今,他已成为中国民间反赌球运动的“旗手”。

  任杰的故事并非个案,万众瞩目的世界杯期间,我们身边的传闻也好、媒体上的报道也好,都让我们意识到“赌球”这股潜伏在世界杯光芒下的若隐若现的暗流。开赛以来,北京、长沙、广州等地相继传来捣毁赌球窝点的新闻,笔者也不止一次在聚会上听到不少朋友激动亢奋地讲述自己的赌球经历。而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键入“赌球+悲剧”后,诸如“赌球输钱自杀”“赌球导致丈夫杀妻”之类的新闻竟多达5万多条。

  赌球之所以让人狂热,主因并非“球”,而是“赌”。反赌球人士任杰总结曰:赌球分为进入期、加码期和自杀期。笔者分析赌球者的心理,在进入期可能还只是好奇,或者为了“检验”、炫耀自己对足球的了解程度,或者为了一种参与的快感;而一旦越玩越大,重心就逐渐偏移了,“赢钱”成了第一要义,并欲罢不能;由于庄家通吃的铁律,赌球者一旦没刹住车,最终只能落个千金散尽、妻离子散的结局,此时,命就被“赌”进去了。

  显而易见,赌球者眼中的世界杯,早已没有了盘带的技巧、传球的精准、射门的美感,而只剩下对进球数量的窒息性关注,以及对一旦赌输后果的恐惧——赌球不仅扭曲了足球运动,也扭曲了生命的意义。它曾令赌球者感受到病态的亢奋,也可能带来致命的打击。

  “在我们那个年代可没什么赔率,那个时候的足球是最纯洁的”,球王贝利曾如是说。贝利关注的,也许更多是足球运动的纯洁,而在笔者看来,打击地下赌球,不仅关乎足球运动,更与每个球迷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人生幸福息息相关。远离赌球,珍惜幸福,绝不只是一句口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