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解决难题靠群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2:49 安徽在线-安徽日报

  如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投入新机制,是当前农村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作为省第二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通过近两年的农村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与对策:

  事例在我所任职的宣州市宣州区水东镇七岭村,进行公益事业的建设时,都是这样操作:村支两委根据道路、桥梁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制订方案,送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全过程做到有完整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有村民代表签

字或盖章;有规范的申报和审批手续;有工程决算,并接受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的监督。经验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一事一议”要按程序操作,按规矩办事,全部过程都要得到群众的认可。

  事例水东镇东胜村王胡村民组村中唯一的一条小河亟待清淤。面对群众的需求,老党员范家发找到村里的几个党员、村民组长和村民代表商议,最后决定组织全体村民解决修河问题。经过20多天的奋力拼搏,一条长达800米的河道终于清淤维修完工。一项需用5万元的工程,他们仅用1.2万元左右就解决了。经验引导群众自发建设、民主管理。村支两委尊重群众的意愿,请有威望的老党员、村民代表牵头。

  事例七岭村的小学被定为D类危房后,去年我们重新建造了教室,共投入11万多元,上级教育部门奖补5万元,镇政府补助3万元,向周边企业募捐3.69万元,知名人士个捐款0.42万元。经验以奖代补,上下联动。通过乡镇财政、村集体资金的引导作用,乡镇出台奖补政策,村委会也根据集体经济实情进行补助。

  事例我所在的村前阳组村民包家喜承包晏沟大塘7年,经过除险加固后大塘可蓄水10万方,保证了下游400亩农田灌溉,还自费修通从村道到大塘的机耕路,为群众生产提供了便利。经验采取产权制度改革,以事养事。根据“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明确工程的所有权,放开经营权、发包使用权。鼓励民间、工商资本和外资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事例我村中洲梅自然村六个村民组利用河滩栽小元竹,每年出售小元竹获得收入五六万元,他们所得收入在村庄内铺设了水泥路,各组还打了抗旱井,购置了水泵。经验发展村组经济,用取得的收益投入。村支两委引导村民组对境内的荒山、荒坡、荒滩开发,发展村组经济,用取得的收益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事例宣州区黄渡乡杨林村毛家冲组的朱贵元等7名股东,筹资21万元,新建了一座小水库,用于灌溉、养殖、生态旅游等综合经营,开创了该区民办股份制水利工程的先河。经验股份合作。由多名股东以资金、土地、设施、技术、劳务等入股合作,按股分配、共同受益。

  事例我所任职的村是一个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度日的贫困村,通过多方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我村实施,共投入130多万元,建设了6项工程。经验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打好基础。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