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校社团 活跃的雄心无奈沉重的翅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3:0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孙海华

  社团活动经费的来源是什么?

  收取会费45.0%

  自筹,去外面拉赞助34.8%

  学校拨款16.6%

  (本次调查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新闻中心合作实施,截至6月23日11时,共有4013名网友参与。)

  “如果再拉不来赞助,这期刊物又得泡汤了。”在第四届陕西省高校社团发展论坛上,葛平发忧心忡忡。与众多演讲代表的意气风发相比,这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葛平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弘文学社社长。作为一名忠实的文学爱好者,两年前,他加入了弘文学社。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在学社期刊《初路》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也是在这里,他不得不逼着自己干起了以前并不情愿的拉广告、跑赞助。即便这样,他钟爱的《初路》仍然很难看到生存下去的“出路”。

  “面临困境的远不止我们一家,多数学生社团都承受着与弘文同样的压力。”陕西省高校社团联席会议主席单位负责人陈小寒说,近两年高校社团快速发展,目前数量已经上千,有过社团经历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0%以上。“无论是数量,还是给人的印象,大学生社团似乎总是蓬蓬勃勃。可实际上,真正风光的也就是那么几个,连总数的1/10都不到。绝大多数社团面临着资金短缺、社会承认度低、自身发展不足等多重矛盾,急需得到社会支持和自身突破。”

  困局之一:提到资金他们就“英雄气短”

  大学生社团的迅速兴起,聚集了大批拥有共同兴趣、特长和理想的年轻人。可要是一提到资金,他们马上就“英雄气短”了——“资金短缺”是每个社团负责人最头疼的问题。

  “高校社团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学校拨款、收取会费和自筹经费。”陈小寒介绍说,“但最后算下来,多数还是得靠社团自己想办法。”

  按惯例,多数高校的预算中列有“学生会专项”,却很少有专门针对社团的“专项”。实在需要用钱,社团只能从团委经费里“割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委书记党青算了一笔账:平均算下来,目前省内主要高校的社团数量都超过100个,以每所学校每年10万元的较高标准为例,分摊至每个社团的年均经费只有几百元。而“会费”的收取更是杯水车薪,其标准普遍在5~20元/年,靠这点儿钱,根本无法举办大型活动。

  于是,拉赞助成了社团的主要经济来源。

  和葛平发一样,很多负责人一接手社团,就马上得想着法儿地“找钱”。从校内的小卖部、馄饨店,到校外的网吧、眼镜店、电信运营商,甚至是已经参加工作的老校友,都是他们“捕猎”的对象。

  提起自己拉赞助的经历,陕西省高校社团联席会议主席单位秘书处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大四学生沈强至今记忆犹新。为组织一台晚会,他曾经提前两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先后谈了十几家赞助商,常常是“赖”在人家办公室里,好话说尽、嘴皮磨破。“眼看要谈成了吧,人家亮出底牌,让我保证给他们卖出1000件货。”可进校搞推销是学校明令禁止的,没办法,谈“崩”了。

  困局之二:艺术社团办起了网络技术大赛

  “即便是在校内,同样是社团,也有着天然的不平衡。”一位社团负责人表示,那些受关注较多的专业性社团,如环保、医疗、艺术类协会等等,在寻求企业赞助时,往往因为“卖点”突出成功率较高。同时,他们也更容易争取到学校的拨款。

  “比如环保协会,搞一次渭河考察就拿到学校3万元拨款。可像我们这些新闻学社、物理学社、摄影社团,就没那么幸运了。”这位负责人认为,如果是企业这么做,还情有可原,但作为学校,似乎更应该关注弱势社团,在拨款政策上给予倾斜。“毕竟,受关注的只是少数,大量的学生社团规模不大,也无法策划出轰轰烈烈的活动。”

  一些弱势社团开始想办法举办花钱少、好操作的活动,如征文比赛、小型报告会等等,但这无疑会大大降低社团的吸引力。至于部分日常费用或小额花销,则常常是社团干部节衣缩食,自掏腰包。记者采访到的十几位社团负责人,几乎都有过垫钱的经历,最多的一个,一年垫了1000元。

  目前,各校有能力经常举办活动,或每年举办一次大型活动的社团屈指可数,70%的社团一学期只能举办1~2次活动,还有的只在招新时红火一阵,之后便销声匿迹了。经费紧缺甚至衍生出一些不良趋向:为保住好不容易牵上线的赞助关系,某艺术类社团竟办起了网络技术大赛。

  困局之三:一个老师“具体指导”上百社团

  “我们的社团,我们的家,我们的文化”陕西省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口号颇具凝聚力。据了解,目前几乎每个入校新生都会参加1~2个社团,这里甚至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组织”。然而,一些老师在面对形形色色的社团组织时,却似乎并不开明。

  “有些学校,活动能否审批通过,与一些老师的个人好恶直接相关。”有的老师不喜欢摇滚——“吵死了,不批”;有的老师一听要搞拓展训练——“听都没听过,多花点儿工夫在学习上”。本次论坛上,20多所参会高校的100多名社团负责人普遍认为,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和政策支持,仅靠学生间的交流、运作,社团建设水平很难有提高。

  按照有关部门2004年颁布的相关指导意见,高校应为每个社团配备1名指导老师。但在西部高校,配备指导老师的社团尚不足1/10。“大多数学校的社团,目前只由校团委老师统一管理,一个人怎么可能对几十甚至上百个社团进行具体指导呢?”

  某高校团委一位负责老师承认,由于专业上的区别,自己对社团的指导针对性不强,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也有很多不实际的因素。

  该校心理社团的负责人巩志新就曾邀请校内一位心理辅导老师担任社团指导。可老师自己的科研、教学任务也很重,学校又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很难坚持。

  一些社团负责人还提出,作为对社团锻炼干部能力的一种认可,很多东部高校已在综合考评中,将社团优秀干部考虑在内,而在西部的大部分高校,优秀班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党员等都可在期末考评中加分,社团干部却一直未能被考虑在内。

  困局之四:能得奖的才是学校优秀社团

  什么样的社团才是真正优秀的社团?校方和学生在评判标准上,也存在着分歧。“这一标准,直接影响到我们社团的走向。”一所民办高校励志社团负责人提出的问题,引起各参加会代表的关注。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名社团成员,请他们列举出认为优秀的社团及其理由:西安工程大学“running工作室”,他们制作了校党委网页,负责学校服务器的管理,专业性较强;西电科大的“创新DTO”英语协会,他们并不能拿出多少“成果”,但每周都会搞英语角,与普通学生联系紧密;西安科技大学的书法协会,每次活动普及面很广,规模、影响力都很大……

  记者注意到,这些由学生推举出的优秀社团,并非校方的重点推荐对象。几位历届陕西省高校社团联席会议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的优秀标准,更重“功利”性,多根据硬性指标衡量,如某某社团的哪位同学获得了竞赛奖杯,某某社团的谁谁谁论文评比得了一等奖,为学校争了光。

  “在我们看来,社团成员是因兴趣而聚集,它是自下而上的组织,我们看重的不一定是获奖次数有多少、获奖档次有多高,而是这个社团能否在更广的范围内,让更多的成员得到平等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社团的实质应该是“志同”,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某社团负责人说。

  困局之五:社团发展过分依赖个人能力

  有别于负责人对社团发展的普遍热衷,即将毕业的马艳红回想起自己的社团经历,认为并未从中收获太多:“我在大一时参加了摄影学会,大二又加入过法律学社,但社团基本上没什么活动。也有同学参加了别的社团,活动倒是挺多,可是又小又乱,没什么意思。”

  “这并非个别现象。”几名陕西省高校社团联席会议负责人说,“各校其实都有一小部分社团长期处于名存实亡状态。”在每年社团发展状况的调查中,经常有一些社团开张时红红火火,光招新就有200多人,可到了期末就只剩了几十人。

  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即在社团发展中,个别处于领导层的核心人物被成员们“众星捧月”,他们的能力在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但普通成员却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一个社团是否红火,往往过多依赖于几个核心人物的能力。社团有优秀负责人时,搞得轰轰烈烈,一旦要卸任了,却很难再找到合适的接班人。这甚至会导致一些社团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走向终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