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院士制度不应成为“权力崇拜”的祭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6:00 光明网
端木昌

  早在3年前引发的院士制度存废之争,似乎又有进一步升温的迹象。近有媒体发表《中国院士制度危情告白》(下简称“告白”)一文,援引中国人民大学顾海滨教授的一段话:“中国的院士制度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最大障碍,是未来20年战略机遇期影响中国科技发展的最主要障碍之一。院士制度不改革,未来中国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阻滞。中国院士制度不废除,中国的学术大师、工程大师极不可能产生。”(6月19日《民主与法制时报》)又为这场存废之争加了一把火。

  “告白”一文列举了当下中国院士的种种怪象,诸如院士兼职过多、物质待遇过高等“非正常崇拜”,“学术资格贬值”,“院士增势太快”,“院士的老龄化倾向”,“院士光环背后的交易”,等等。“告白”所以罗列这些怪象,或许意在佐证顾海滨的那段话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吧。

  我赞成改革院士制度,但不赞成废除。这是因为:第一,废除了院士制度,这些怪象并不会因此而烟消云散;第二,这些怪象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不是院士制度本身的某些缺陷所造成的,而是整个社会大背景的直接或间接产物。因此,即使废除了院士制度,这些怪象不是依旧存在,便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出现。我们应当清醒地理性地看到这一点。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说,主张废除院士制度,缺少的恰恰是清醒和理性的成分。且不说目前国际上,尤其是众多发达国家,都有一个院士制度,只是从与国际接轨这个角度看,咱们就需要一个院士制度。只有这样,中国的科技精英才有与外国的院士平等对话的机会。另一方面,中国要建设一个创新社会,也需要建立一个国家级的科技大师平台,来引领中国的科技领域整体性和突破性创新发展。

  院士是一个身份符号,也多少包含了荣誉成分。院士制度需要改革,固然是不错的。但是“院士崇拜”更值得关注,因为院士背后的许多怪象常常与这个崇拜有关。我们知道,院士在他涉及的科技领域,都有他杰出的成就和贡献,因此出现“院士崇拜”原本无可厚非。颇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院士的贡献往往不被公众所知,且越是尖端领域的院士越是鲜为人知。由于这种人所共知的原因,“院士崇拜”中的“公众崇拜”便显得明显不足了,而与此相反,“权力崇拜”却在权力经济、权力社会面前愈加变得突出,并衍生出诸多怪象——一方面,权力部门给他过多的权力,如兼职过多,抑或委以某个官衔,离开了专业岗位,由专业权威变成权力化身;另一方面,权力的集中常常直接或间接导致学术腐败、资格贬值和黑幕交易;再一方面,许多人为获取权力而来,导致院士人数增加过快,甚至连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公司总经理也成为角逐院士的热门人物。

  由此可见,“院士问题”大多是由“权力崇拜”而起,而非院士制度本身造成。在这种情况下,不去呼吁“去权力崇拜”,呼吁确保院士的专业独立性,却一味主张废除院士制度,使院士制度成为“权力崇拜”的一种祭品,那就非常悲哀了!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