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发毕业证逼迫大学生就业造假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8:31 法制日报 |
本报合肥6月25日电 张坤 记者李光明 每年的六七月份,都有大批高等院校的莘莘学子毕业走向社会。但最近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有少数高校出于各种目的,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提高”就业率。 就读于安徽省宿州学院的小李告诉记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就带着资料四处联系工作,但至今没有结果,但学校却要他在领取毕业文凭前,填下一份《就业协议》,或者 找个单位签字盖章证明他已“就业”,否则不发毕业证。据了解,2006年安徽省共有高校毕业生约有15.2万人,比上年度多了3.3万人。由于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难在毕业前如愿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找不到工作不行,否则学校不给毕业。”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一位王同学告诉记者,自己是预备党员,但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可学校规定,预备党员在毕业的时候如果交不了接受函,学校就会取消他的预备党员资格,这让他被迫在学校附近找了个小广告公司“签订协议”。 签订协议后,学生就真的“就业”了吗?安徽省某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律师告诉记者,所里每年都有十几个法律系学生送来就业协议书,请所里在上面加盖公章,证明该律师事务所录用了他们。这位律师说,实际上他们不太可能吸纳这些大学生,替他们盖章说白了就是造假,尽管这完全是出于同情之心。安徽省教育厅于日前公布了2005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截至2005年12月底,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8.25%,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4.16%、专科(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88.20%,平均就业率为90.84%。 “我们班去年的就业率据说是95%,实际我们班在统计数字截至时就业率连60%都达不到,大部分同学的证明都是通过关系搞来的。”安徽某师范院校的一位学生说,他们班去年在毕业的时候找到工作的有36人,可上报给学校的有58人。 安徽省某高校的张老师说,现在许多学校的就业率都是90%以上,这很不正常,太高的就业率只能说明学校在造假,其实就业率能达到80%就够了。 为什么学校这么重视就业率呢?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日前表示,对就业率低的学校要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对就业率连续下降的学校和专业,将削减其招生计划。 “就业率越高代表学校的教学水平越高,对于招收下届生源就有很好的‘示范’,如果其他高校提供了虚假就业率,我们还老实往上报,那就要吃亏了”,安徽省一高校负责人说。合肥一中的一位高三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自己在和孩子商量报考志愿时,是重点考虑了一下该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总要为将来他毕业的时候打算一下吧。” 专家认为,就业率统计对高校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因为一些优秀的大学生不急于在毕业前找工作,说明他的就业机会多,选择余地大,把“就业率”当成“政绩工程”不应该成为高校的做法,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杜绝高校的这种短期行为。 短评 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在莘莘学子为找不到工作而焦虑之时,部分高校竟然想出如此怪招:毕业生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就业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在这种“威逼”之下,学生们纷纷签订假就业合同,来换取自己本应得到的一纸证书。 学校的就业率因此“提高”了,学校也给公众造成了其教学水平高的假象,为他们今后扩大生源起到很好的“现身说法”作用。实不知,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给学校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性更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靠扣发毕业证换取的就业率,不仅掩盖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真实性,侵害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且也影响到教育行政部门统计数据的可靠性,无疑给上级机关决策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部分高校在“就业率”上瞒天过海的做法,不仅让自身的诚信大打折扣,也难以让学生以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 就业率不是靠弄虚作假的数字打造出来的,而是建立在高校加快整体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的。作为负有教书育人责任的高校,真该好好反思。 链接 湖南少数高校扣发毕业证初次就业率高达82% 2006年1月3日,湖南省教育厅公布了湖南省普通高校2005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截至2005年8月31日,全省研究生、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82.97%。但据了解,个别院校为提高就业率,采取扣发毕业证等手段,强制毕业生到中介机构挂靠虚假就业,甚至强制毕业生到父母所在单位开具就业证明。 假合同换毕业证江西个别高校就业率虚高 2003年毕业前夕,安徽省某高校给学生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5月10日前把劳动合同交到学校,否则就拿不到毕业证。学校给学生发了两种合同,一种是省教育厅印制的就业协议书,一种是学校自己印制的劳动合同。不论有没有找到工作,必须在规定期限前至少把填好的劳动合同交给学校。如果不按期交合同就拿不到毕业证。 据这所学校网站称:“由于工作思路新、部署早、措施实,至5月中旬,毕业生就业率达80%。预计到7月份,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9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