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学校扣证逼学生就业的“理由”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9:00 温州新闻网

  高校毕业生即将离校,但少数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要求毕业生必须提供就业协议书和接收函,否则不发放毕业证书,少数毕业生就因此而拿不到毕业证书,个别甚至找到学校附近的小店随意“签约”。(6月25日《新安晚报》)

  假如一个工厂负责人派推销员去推销产品,却要求等有了买主才能发产品合格证。大家是不是觉得很荒谬?这是因为,一个没有合格证的产品,谁又敢要呢?从某种意义上讲

,学生就是学校的产品,用人单位就是买主。现在某些高校竟然扣发没有就业学生的毕业证,就相当于取消了学生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的凭证,是不是令人匪夷所思?

  在笔者看来,如果一个工厂这么做,其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并不真正关心产品的销路,而只关心生产了多少可向上级交差的产品;他并不真正关心产品的实际用途,只关心产品是否按时出厂(无论是去了用户家中还是废品厂)。这样的道理放到这样的高校身上,是同样适用的。

  学校为什么千方百计要学生拿到就业协议书或接收函?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可是,当一些学生用一些街头小店的接收函来进行应付时(就像是推销员带回了废品厂的订单),这样的就业率还有什么意义?其实不然,对学生确实没意义,对学校来讲却是“意义非凡”,因为他们不仅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更加理直气壮,还可以在下一年的招生广告中骄傲地写上“本校就业率……”,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深造”,然后再用小店的接收函美化学校的就业率数字。

  所以,在这样的高校那里,他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教育的品质和学生的前途,而是用就业率等数字装点的“政绩”。他们可以为此想尽办法,甚至是通过扣证剥夺学生真正的就业机会。而且,这还并不是最绝的办法。据媒体报道,有一些学校竟会和一些单位串谋,同学生签定假协议来提高就业率。这样既做到了数字上好看,又避免了小店充数的尴尬,岂不“更绝”?

  再进一步看,追求就业率的不只是某些高校,而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业率崇拜也不是问题全部,而不过是目前高校存在的诸多病症之一,其他的像升格更名风、论文崇拜、博导泛滥等等。这所有的问题共同指向一点,即学校越来越脱离实际,离教育为本愈行愈远。什么能吸引眼球,什么能提高学校的所谓知名度,就在哪方面下工夫。至于是不是学生得到了实惠,是不是培养出了真正的人才,则不再是真正的核心问题。而这,正是某些学校能有一些匪夷所思之举的秘密所在。[稿源:红网][作者:王希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