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树“进城”财树两伤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09:35 南方日报

  某市为了配合创建园林城市,半年前花了20万元从外地买回4棵大树,尽管有专人养护,还是有两棵大树水土不服,慢慢枯死了,剩下的两棵也长势不妙。花几十万元买来的大树不但没有为园林城市创建增添光彩,反而死于“非命”,到底值不值?当地群众对此议论纷纷。

  一段时间以来,有些地方刮起了成年大树“进城风”。一些城区机关和单位为了“

装点门庭”,一掷数万金,到农村甚至漂洋过海收购成年大树,引进稀缺树种,移植到办公大院或住宅小区。与此相对应的是,不少农村干部和群众只图眼前利益,不惜将在本地土生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树木卖掉。由于这些树木树龄过长,体积过大,加之移栽过程简单化,技术达不到要求,结果有不少在移植过程中“误死误伤”。即便有一部分树木移栽成活,但也被“断头截肢”,昔日雄姿不再。

  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大树进城”违背了树木存活的自然规律。有专家指出,成年大树特别是古树的可塑性较低,一旦移植,树体加速衰老,二至三年内处于假活状态。即使三至五年能够成活,也大多在几年、十几年内变成缺乏生机的“老树”,逐步丧失环境生态功能,形成城市大面积绿色弱势群体。即便按成活率百分之九十五的高标准计算,移入一万棵大树,也意味着其中的五百棵要死于非命。其中的绿色资源浪费、财政投入是惊人的。

  其实,城市绿化不仅仅需要大树,更需要合理的结构配置,需要草、灌、乔结合的立体生态系统。因此,城市绿化绝不能以牺牲异地和农村生态作为代价,否则到时造成珍稀树种损失甚至灭绝、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的后果,就后悔莫及了。

  树木是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特别是一些名贵树种,堪称当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的象征,有着重大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气候考古价值。笔者认为,创建园林城市绝不能搞“大树进城”,而应立足于建立乡土苗圃基地。只有建立城市本地的苗圃基地,不求“绿化速成”效应,才能避免一边搞绿化一边破坏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加快整体生态建设的步伐。

  金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