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高考状元,封锁是爆炒之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10:24 浙江在线

  为了减少对状元的报道,北京市教委负责人早在高考尚未开始前便公开声明:不会为状元报道提供任何方便和线索,原因是出于对考生本身的保护,也是引导社会更加理性的面对高考。昨日,高考发榜当天,市区教育考试部门信守“诺言”,状元信息一字难求。(6月24日《新京报》)

  北京市教委此举是好心办坏事,愿望与现实可能会遭遇南辕北辙。对此,笔者有三

点质疑。

  其一,有违相关原则规定。众所周知,高校招生的信息特别是考试过程和分数信息是完全公开透明的,这是自古如此的惯例,所谓“张榜公布”,就是要将考分公诸于世。而且此前教育部门都有相应的专门规定,承诺保障公众与考生的知情权,这同时也是确保高考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要求。北京市教委封闭状元信息实质上是一种行政不作为,不能因为某些特殊的需要和善意的考量就对本应公开的内容有所取舍,这有悖于政务公开原则。此外,这容易引起公众误解,教育主管部门想怎么公开,就怎么公开,完全取决于变性,而非坚守硬性的规定,将可能引起不良效应的状元信息锁进保险柜里,如果是其他信息呢?是不是有领导意图或某些部门利益需要就可以截留或完全封锁?那么,高考信息还有什么公开透明可言?

  其二,有越俎代庖之嫌。炒作高考状元的板子不能只打在媒体身上,向媒体封锁状元信息显失公正。要知道,媒体的关注就是社会的诉求,就是社会的热点。众多家长怀揣望子成龙的心愿,热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榜上有名,能考个好成绩。正因为高考是相当公平的选拔人才方式,而“一考定终身”的择业观又在影响着整个社会,在高考公布结果时,人们怎么能不关注谁是头名状元?谁是真正的赢家?这种好奇的目光与求证的欲望无可厚非,就象全球都在瞩目世界杯一样。媒体在第一时间对高考状元的报道是一种职责,更是一份责任。不错,近年来,某些媒体在炒作高考状元中充当“急先锋”,为追逐状元的不良风气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是新闻道德的问题,不是靠教育部门封锁消息所能解决的。

  其三,为“爆炒”预留下空间。炒作高考状元的根子在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应试式、功利式教育很难将人们的目光从高考状元身上移开。而教育主管部门既然看到了它的危害性,就应该从源头上根治应试教育的流弊,大踏步的开展素质教育改革,特别在高考模式上、方法上进行改革,从单纯的以“分数论英雄”向“综合素质比高低”转变。虽然这些都是“慢功细活”,但不失为治本之举。而那种靠封锁消息,遏制炒作的做法只能是一时的权宜之策。其实,按照普遍的社会心态,越是封锁的东西,越能勾起人们的“窥探欲”,越是被神秘化,越是受到媒体青睐而不惜使出全身解数抢到第一消息。从这个角度上看,莫非是“私盐越紧越好卖”,北京教委故弄玄虚,拿捏媒体一把?在教委与媒体的博弈中到底谁能笑在最后,大家就等着瞧吧!


作者: 梁江涛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