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警惕网络语言的侵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6日18:00 光明网
杨兴俊

  “偶系穷银,木油米!”相信不少人看后,会不知所云。这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众多行走于“网络江湖”者对此一目了然,本也无可厚非。然而,当这样的时髦文字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走向现实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走进大众传媒,就显得不伦不类,让人“难得”地“糊涂”了。

  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能是传情达意。人与人之间交流时,语言文字充当着工具的作用

。世界上的语言文字何其多矣,约定俗成,均有一定区域的人在使用。网络语言,产生于网络,使用也应该在网络,这才是正常的。如果硬要不合时宜的冲进现实生活,就好比让全非洲人都使用普通话,那是荒谬的,行不通的。

  有资料显示,青少年学生是“网络大军”的重要力量,而“错位”使用网络文字的,也主要是他们,造成网络语言在他们中间大行其道。如,把网络文字写进作文,把网络语言当成日常用语,引发了许多误会和笑话,并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则不利于学生成长。我们国家规定,推广和使用现代汉语的普通话,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可以说,现代汉语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液。一旦学生“习惯”于使用网络语言,将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日常交流可能会变得“雾里看花”,更不用说将直接影响高考等各种考试成绩了。二则破坏现代汉语的纯洁性。近些年来,中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使现代汉语的纯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比方说,港台式汉语,汉语中夹杂英文,等等,把好好的现代汉语糟蹋得有些面目全非了。如果再放任地让网络语言“攻城掠地”,估计再过10年、20年,我们面对母语也会产生陌生感了(这绝非危言耸听——须知,今天的青少年学生,就是明天建设国家的主力军)。谁说不是呢?如本文开头的那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是“我是穷人,没有钱”。

  作为大众传媒,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理应义不容辞。这在我国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里有明文规定。令人遗憾的是,从国家级媒体以降,都有自觉或不自觉的“违法违规”现象:在使用包括网络语言在内的不规范语言文字上,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其危害性不言而喻。

  身为教育和引导者的教师、家长,对网络语言在青少年间的大行其道切不可等闲视之,掉以轻心。媒体,作为社会的良心,请杜绝网络文字吧。否则,有一天,当遭遇“偶系粉口耐粉口耐啊”(我是很可爱很可爱啊)时,多半会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