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杂弹:感恩是一种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1:14 大江网-江西日报

  “把别人对你的恩惠刻在大理石上。”富兰克林的这句话让人刻骨铭心。恩惠,感动,感恩,在这人生“三部曲”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着我们前行。

  《羊城晚报》有这样一则消息: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广州几所小学联合进行了一个主题为“什么事使我最感动”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4%的学生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容易被感动的人”或“不知道什么是感动”,在“你曾经做过哪件事令父母最感动”一题中,

不少学生交了白卷。

  “白卷”意味着感恩的缺失。别说孩子,就是在成人世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淳朴意识似乎也已渐行渐远。孩子世界的感恩缺失,实际上反映了成人世界某种程度的感恩缺失,其根源是父母的过失,学校的过失,社会的过失。

  父母养育了我们,也是教会我们感恩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感谢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真正完善的“感恩清单”里,感恩对象绝不仅仅是父母。我们整个社会也应明白如何教育孩子懂得感恩,从而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恩氛围。几乎所有纪念的节日都是感恩的节日,但在时空被拉得太遥远之后,节日的感恩本意也渐渐淡化了,以致我们在端午节只记得吃粽子,似乎与感恩不沾边。在西方有一个“感恩节”,尽管感恩对象众说纷纭,但感恩的精髓亘古不变,这就是节日中彰显的感恩力量。

  成人世界的感恩,是孩子学会感恩的最佳基础。以色列人种庄稼,庄稼成熟后,都在靠近路边四个地角留出部分不收割。这一现象一度引起了在以色列工作的华人的好奇。请教个中缘由,当地人解释说,是上帝给了曾经多灾多难的犹太民族今天幸福的生活,为了感恩,他们就用留出四角庄稼的方式报答今天,为那些路过此地的贫苦路人提供方便。

  “人之有德于我,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不可不忘也。”其实,感恩的终极境界并不一定都是“形而下”的感谢大恩大德,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心灵境界,一种让真让美让善融入一生的美好情怀。

  徐迅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