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遗产被外地企业“哄抢”绍兴市政府不再“袖手旁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1:19 杭州日报

  60多个外省企业和个人注册“金不换”;50多个外省企业注册“大禹”;30多个外省企业和个人注册“塔山”、“西施”、“东湖”和“孺子牛”……绍兴市的一些特殊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外地企业争着抢注的“香饽饽”。

  如今,这一现象已引起绍兴市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一场捍卫本土“文化商标”的自卫战即将吹响号角。

  108个历史文化品牌商标被抢注

  前段时间,绍兴胜利商标事务所总经理陶宏忙得团团转,因为他所在的商标事务所受市政府有关部门委托,要求对绍兴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给市政府准备一份关于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注册方案。

  梳理的结果不容乐观。胜利商标事务所提供的材料显示:迄今,绍兴历史文化品牌资源已被外地企业和个人分别在691类商品上注册了108个商标名称。其中包括沈园、府山、东湖、镜湖、百草园、三味书屋等绍兴知名景点,还包括西施、越王勾践、范蠡等历史知名人物的人名,另有乌毡帽、乌篷船等特色浓郁的地方风物等等。

  本地企业忽视让外地企业捡到宝

  “绍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这一特殊资源不仅是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这些商标被抢注,不仅仅是物质财富上的损失,更是一种无形资产的流失。”陶宏对绍兴历史文化资源频遭抢注深表痛心。

  恒昌、同茂、张允升、三阳泰……这些绍兴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字号,有些已经成为外地商家的金字招牌,分别被用于米行、酒菜馆、茶馆等相关领域的经营。据统计,绍兴历史上各个商业领域的老字号已被外地企业和个人分别在国际分类标准60类商品上注册了43个商标名称。

  为什么精于商标投资的绍兴商人却没有发现这“近在身边”的财富?对此,陶宏这样解释,“绍兴市有不少加工传统产品的行业,如香糕、乌毡帽,但这些老字号在市场化过程中,因不能适应市场变化,逐渐被淘汰。它的价值也因此被埋没,因而被本地企业所忽视。”

  保护文化商标提上政府日程

  绍兴市政府商贸办处长秦甫告诉记者,摸清家底只是保护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不被抢注的第一步。“在理清绍兴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我们将组织专家召开座谈会,对整理出来的名山、名景、名水、名产、名人和老字号进行论证,根据‘少而精’的原则挑选出最有价值的‘潜在商标’,委托有关行业协会、企业进行注册。”

  陶宏称,“绍兴现代著名品牌的成长平均只有10多年的历程,有的甚至只有几年,而绍兴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有300多个。这些经历百年成长的品牌虽然在现代市场中暂时遭到了冷落,短期内看不出有什么价值。但是如果对这些品牌精心呵护,加以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比新创品牌要事半功倍得多。”

  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监督处郑惠斌肯定了绍兴市政府的这一举措。“商标注册属于市场行为,不仅企业需要有商标意识,政府也应具备商标意识。绍兴市政府通过市场途径,对当地的一些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抢救性保护是很有必要的。前阵子中国‘四大名著’商标被日本网游企业抢注事件,就是鲜活的经验教训。”

  (文/见习记者边晓丹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