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记者手记:感受格尔木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2:37 今晚报

  6月25日晚 晴

  我们是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漫长旅程后,才终于从西宁、经过茶卡到达“高原第一城”——格尔木的。

  这里的海拔并不高,2800米,距离我们即将翻越的唐古拉山口差不多还差一半,但

是本就有咽炎的我还是感觉空气干燥,鼻子开始发涩、发干。如果蹲下,猛一起身,就天旋地转。想抽一支烟,火机却因为缺氧而无法点着……

  高原气候的特征在这里也初露峥嵘:23日下午我们到达格尔木的时候,穿着短袖T恤还觉得有点热,但是一到晚上9点多钟太阳下山,穿上厚厚的大衣才能抵御骤降的气温。我于是拼命提醒自己:千万不能感冒,要不就上不了西藏了!

  一直忙于采访、赶稿子,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去真正领略和了解这座城市的风情和真实性格。然而当我用心地去体会和感受、仔细地和当地人交谈的时候,这个奇妙的城市,在我的脑海里还是留下深深的烙印,让我难以忘怀。

  格尔木给我的第一印象很不错, 颇有一个新兴的旅游城市的模样。也许是因为长途跋涉后,在茫茫大戈壁深处能找到这样一个绿色环抱、干净整齐的城市,多少让人感到安慰吧!

  格尔木的街道平坦干净,路边种着细长的胡杨,城市里很少有超过七层的高楼,抬头远眺就能看到大山。它既有北方城市粗犷的气质,又有南方城市干净的优点。这是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唯一一个有明水的地方,街道边的沟渠里活水长流,据说是来自不远处昆仑山融化的雪水,俯身掬水,凉气从掌心透到掌背。

  这个城市的面积之大与人口之稀造成的反差,让人啧啧称奇。以市民数量而论,这是一个小城市,人口不到30万;以辖区面积而论,这是一个号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城市”。格尔木市委市政府编印的资料称,其辖区面积12.4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英国,两个宁夏。大部分的面积被草原、戈壁、无人区占据,只有一小部分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成为了人口聚居之地,比如格尔木城区。

  这是一座年轻的移民城市,大部分居民来自四川和陕西,也有来自新疆、内蒙古等省份的,城市的历史不过是半个世纪。这里没有方言,百分之八十的人说的是普通话,尽管有的标准,有的不标准;饮食上同样如此,尽管这里的牛羊肉都不错,但却没有自己的特色菜,大街两侧的饭馆,招牌几乎来自全国各地:川菜、湘菜、东北菜、粤菜。从这个角度来说,格尔木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移民文化了。

  据说格尔木的冬天特别冷,每年深秋季节,很多居民禁不住严寒,早早便离开格尔木,在自己的老家度过冬天,等到来年春天再回来。因此,冬天的格尔木几乎是一座“空城”,这也许算得上是移民文化一个注脚吧。

  站在车水马龙的街头,现代化的城市设施、通讯、娱乐、广告与陈旧的建筑、过时的商品以及城市边缘的临建;来来往往的内地和藏区的人们,以及偶尔出现的外国游客,做生意的老板,开商店的小贩,四面八方来的打工者……这些,不仅构成了格尔木特有的景观,也占据了这座“高原第一城”的全部空间……也许,这就是近些年来强劲的西部之风,给这里带来的不可抗拒的变化。当然,这一切变迁都离不开青藏公路和铁路。

  按照计划,26日一早,我们就将起程告别格尔木,一路向拉萨进发,思绪及此竟有些伤感。短短三天时间,采访组成员得到了很好的调整,我竟有些留恋这座城市。然而一想到我们即将向神往已久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进发,领略真正的雪域高原、神山圣湖,便又马上释怀了。从这里,真正的“见证青藏铁路”之旅才刚刚开始。希望后面陆续展开的画卷,能够给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胡志意)

  编辑:郑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