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填报志愿做到七明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7:34 潇湘晨报

  

填报志愿做到七明白

  ★考完了,填报志愿成为考生和家长最大的事。记者 秦 楼 摄(资料图片)

  有人将高考志愿的填报比喻为第二次高考,由此可见填报志愿的重要性。雅礼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长沙市十大杰出青年孙传贵,有着10年高三毕业志愿填报指导经验

  他在指导学校考生填报志愿时指出:要想在“第二次高考”胜出,考生要做到“七个明白”:首先要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考虑好与考生密切相关的因素,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同时在填报志愿时应合理拉开志愿间的档次,注意志愿间的梯度。

  1.明白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凡有子女读大学的家庭,都存在经济负担的问题。我国高等院校中,有的专业国家要发给奖学金;有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重一些。而读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国防定向生,家庭负担则轻些。因此,考生选择专业时,也要分析家庭的经济状况。既要分析现有的情况,也要分析三四年内的情况。如果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则更应当考虑这个因素,以免入学后因经济问题陷入困境。

  2.明白所选专业发展趋向

  专业趋向即“热门”与“冷门”。这里应该向考生指明的是,人们说的“热门”与“冷门”在很大程度上与国家招生计划是不一致的。按道理,国家招生数量最大的专业就是社会需求量最大的专业,招生数量最少的专业就是社会需求量最小的专业。但是,在考生填报志愿时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有些招生量很少的专业往往报考者甚多。每一位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至少应当弄清以往的“热门”与“冷门”,心里大致有数,从而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按照一般情况,新兴学科,刚设置的新专业往往较为拥挤。近几年很多大学针对社会的需要设置了一些新的专业。全国高校新设2400个本科专业。其中对文科学生来讲,近两年的热门专业继续受宠,有47所高校新设公共管理专业,34所高校新设“物流管理”,57所高校新设“艺术设计”专业。

  3.明白社会需要什么人才

  16类人才是21世纪初急需的:1.税务会计师(会计类);2.电脑系统分析专家(电脑类);3.电脑软件工程师(工程类);4.环境工程师(环保类);5.中医师(健康医药类);6.咨询经纪人(咨询服务类);7.索赔估价员(保险类);8.律师(法律类);9.老人医学专家(医学类);10.家庭护理(个人服务类);11.专业公关人员(公共关系类);12.商业服务业务代表(推销类);13.生物化学家(科学研究类);14.心理专家(社会工作类);15.旅游代理员(旅游类);16.人力资源专家(人事类)。

  4、明白毕业分配的去向

  专业选择将影响今后的生活道路,故选择时最好能尽量考虑这一因素。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去比较偏僻的地方,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不能留在大城市,有的专业,学生毕业后要到离家较远的地方,这些情况考生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定向专业有真定向,同时也有假定向。注意今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都有定向计划。

  5.明白要选专业还是学校

  看重院校还是看重专业,是所有考生最头疼的问题。很多考生错误地认为,学校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到自己喜爱的专业,这样的认识不正确。考生报考时应该先重院校再重专业,第一志愿一定要将最有把握、最心仪的院校放在首位。因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大都有修读第二专业的机会,一些高校还可以转专业。普通类高校开设的专业大多相似,考生即使不喜欢本专业,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再选择。但要考上一个知名的高校却不容易。著名大学的大类招生、中途转专业等都是充分考虑考生利益。因此,考生在这一问题上一定要慎重。按大类招生和培养是近年来一些高校采取的新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模式。在这种招生方式下,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专业大类招生。考生填报志愿时,直接填报该大类名称即可。通过该方式录取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前两年统一学习基础课,大三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再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又分两种模式:一种是高校普遍采用的“按院系招生”,在同一院系中不分专业,只按院系大类填报志愿;另一种模式则是按一些高校“基地班”或一些特殊实验班的方式招生。

  北京大学是全国高校中最早实行按大类招生改革的高校,该校2000年第一届“元培计划班”的设立,即标志着“按学科大类培养”模式的开始实施,同时也就拉开了大类招生的序幕。如今,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等越来越多的高校纷纷实行按大类招生。可以说按大类招生,实行通识、通才教育将成为今后高校招生的基本趋势。

  6.明白加分因素的有利与不利

  目前高考加分项目种类除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之外,各省还自行制定门类繁多的加分项目,具体的加分数额不等。地方招办在投档时一般都将加分计入总分投档。但高校在录取时一般都是按实考分排序、分专业。若高校按招生计划的120%提档,最终被退档的很可能是靠加分进档的考生。如某校只剩一个录取名额,而手中还有若干份档案,其中最高分的有两份,一份实考分600分,无加分。另一份实考分590分并有某项荣誉称号加10分,总分也是600分。在正常情况下,被退档的肯定是实考分590分者。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有些中学在授予某些荣誉称号时所掌握的标准也不尽相同。除国家级数、理、化、生、信息竞赛获奖加分外,在短暂的录取工作时间内,高校招生人员很难甄别不同加分的内在价值。此外,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为了维护绝大多数考生的利益,特别是要保护高分考生的利益,也应尽可能减少加分因素的干扰。所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去除加分因素,按实考分报,这样把握会更大。

  另外,考生还应根据个人的志向、爱好和特长,实事求是地选报志愿。

  7.明白合理拉开志愿间的档次

  考生在填报院校与专业时都要注意合理拉开志愿间的档次。

  在选报志愿时,每一批录取院校的志愿之间、院校内各专业之间都应形成合理的“梯度”,因为在录取工作中是按志愿顺序调阅和周转考生档案的,所以处理好两个“梯度”是很重要的。

  各个招生院校及每所院校内不同的专业,由于其自身条件的不同,声望与影响的不同,考生对其的了解程度不同等多种因素,形成了报考人数多与少的不同、录取控制线高与低的不同。经过多年演变,逐渐形成了院校间、专业间的“梯度”。“梯度”处理不好,就会白白浪费一些志愿,甚至名落孙山。怎么样才能拉开档次呢?

  首先,要把“基调”定准,即选好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第一志愿,这个“起点”要恰到好处,以自己的成绩分数为基点,对应所选择院校的历年录取线(注意有些学校分数比较稳定,有些学校有大年、小年之分),平均以20分为一档次(降阶设置)。经验证明,分数超过20分的入选率较高。

  其次每批志愿的院校间、专业间要保持合理的距离,要综合各方面情况预估志愿间的“梯度”,不能单纯看各校的录取线。特别是不能单纯看前一年各校录取线的高低。既要考虑变化的因素,又要考虑不少学校录取的最后一个分数段有的是运动员。找到录取人数较多的那一段,以此作为自己填报第一志愿或排列“梯度”的参数较为妥当。如复旦大学专业级差为3、2、1、1。三是拉开档次,还可以利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地区差别,把报考大城市的院校同外地、特别是与西南、西北地区的院校结合起来,从而拉开档次。

  此外,处理“梯度”时,也应考虑相关科目的因素,特别是专业之间的“梯度”,相关科目成绩突出,“梯度”可适当小一些,相关科目成绩不佳,“梯度”应大一些。

  本报记者 胡力丰 实习生 曾海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