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78岁老妈卧床33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8:20 淄博新闻网

  本报记者 张鹏飞 特邀记者 周光平 高峰 文子 房颖信 “老妈你还记着俺不?”6月10日,本报“关注生态淄博,探寻孝水流长”采访团一行来到博山区青龙山铁路宿舍的王淑芳老人家里。一进门,记者就跟老人开了个玩笑,老人在五女儿张庆新的提醒下,想了想说:“我还记着呢!”2001年,记者在《淄博晚报》工作时,曾写过一篇《母亲卧床28年》的长篇通讯,讲得就是张庆珍与弟妹6人照顾母亲的故事,事隔5年,当记者再次拨通王淑芳老人家里电话时,得到的答复是:老妈健在。记者不禁惊奇,张庆珍与弟妹们照顾母亲创造的奇

迹仍在继续着。

  灾难降临上个世纪的1973年,王淑芳不幸得了脑膜瘤。老人用一种异常清晰的口吻告诉记者:“我是6月24日去济南做的手术。手术后,就看不见了,胳膊、腿都不能动了,连话也不会说了。”当时医生断言,王淑芳的寿命不会超过一年。

  王淑芳生病时,大女儿张庆珍只有22岁,她冷静而坚强地接受了卧床的现实。一边和父亲一起照顾生病的母亲,一边承担起所有的家务,6个弟妹的衣服鞋子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起来的。

  二女儿张庆英在博山印刷厂工作。一个大姑娘,每天带着年仅4岁的小妹妹去工厂上班。厂领导和师傅们都了解她们的家庭情况,在工作上给予她许多照顾。可张庆英是个极为要强的人,时时处处不落人后。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曾被评为“淄博市三八红旗手”。

  儿女们都非常怀念他们的父亲——张奉超老人。在张店一所学校工作的五女儿张庆新说:“父亲为人宽厚,在家里对孩子很民主,一家人就靠父亲80元钱的工资维持着,日子过得虽然很清苦,但是很快乐。

  爱心接力1997年,她们一向乐观的父亲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照顾母亲的重担一下子落在她们身上。母亲却24小时不能离人,可她们又都有工作,于是大家商量着请保姆,这种照料瘫痪病人的工作是极其繁重需要耐心的,保姆常常干不了多长时间就辞职。

  2001年,老人的身体状况开始出现恶化。被儿女们抬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胆总管堵塞、胆囊炎、糖尿病严重、肾功能衰竭等,老人的病还真不少。当医生了解到老太太瘫痪在床20多年时,大吃一惊。这么长时间卧床的病人,居然没有一点褥疮。

  感动的医生直说:“20多年的病人,照料得这么好,真是奇迹。”时光流逝,当年参加工作,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姐、二姐、三姐都已陆续退休。心灵手巧的三女儿张庆珠和丈夫搬过来,直接照顾起老母亲的日常饮食起居,孝心的接力棒在她们中间传递,从不失手。

  孝心永恒年复一年,老人满口的牙齿几乎掉光,细心的张庆珠有一天发现,剁碎的食物母亲再也不能下咽时,她便把食物嚼碎喂母亲吃,心里又怕母亲嫌脏,只好偷偷摸摸地瞒着母亲去干这项工作。遇到母亲大便干结时,她就用肥皂水注入母亲的体内,然后用手把大便抠出来。经过子女们的细心照料,年逾古稀的王淑芳,身体居然慢慢恢复过来。以前因为肾衰而导致的皮肤萎陷黑死的地方,又开始丰满滑润起来。

  采访中,记者没有见到王淑芳有事外出的儿子张庆栋与在济南工作赶不回来的四女儿张琳娜,姐妹相互谦让着说别人照顾母亲多,自己照顾的少。当记者问张庆珍姐妹33年如一日孝顺老人,是不是受了颜文姜故事的熏陶呢?她们说:“博山人对颜文姜的故事从小就耳熟能详,或许在这方面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吧。母亲原先孝顺爷爷、奶奶,父亲又照顾母亲,是长辈们给我们做出了学习的榜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