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阳光招生为何要搞“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8:31 法制日报

  新闻分析

  李勇

  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实行已经两年了。两年和整个高考的历史相比,是很短暂的。那么,在没有实行招生“阳光工程”之前,招生的公平公正是如何保障的?为什么这几年

高考的公平公正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教育行政部门为何又要倾力打造一个“工程”?

  在今年高考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儿子参加今年高考的记者对高考的考试、招生是否公平公正表达了深深的忧虑。比如她说其儿子所在的班级有一大半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取得加分资格,而像她儿子那种无一分可加的“裸考”者反而变成少数。很凑巧,这位记者和当时在场的教育部学生司司长、考试院院长都是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考取大学的,在感谢高考改变他们那代人命运的同时,这位长期关注教育的记者对当时考试和招生的公平公正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屈指一算,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整整三十年了。我们必须承认,这三十年来,高考制度是全社会比较信任的一项公共政策,其公正性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正因为其公平公正性得到保障,中国三十年来高等教育才能快速发展,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但令人费解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前期,即高校大规模扩招以前,高校招生的比例是很小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全国大专以上的招生数量全年不到100万,而2006年招生计划是650万,因此说高考如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毫不为过。可在这种残酷的竞争下,高考的招生比现在更让公众放心,招生丑闻有,但很少。现在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考生考入高校的难度降低了,但公众对招生的信任度反而随之降低,考试、招生丑闻时有发生,如果不及时加以整顿、规范,这个长期被认为最公正的制度将遭遇信任危机。

  这种上学更容易而招生更让人担忧的反差为何产生,首先要从社会大环境来分析。在高考恢复之初,尽管竞争更为激烈,但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时代,考试和招生的政策是非常刚性的。在这样的刚性制度下,尽管也有一些弊端,但总体上能保证从高分录到低分。近两年来,招生数量扩大的同时,招生政策也有了一些变革,如越来越多的省区自行命题,高校在录取工作中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计划外招生的数量在许多高校有相当的增加,高校经费的来源渠道发生很大变化……如此一来,政策的刚性有了松动,给违规招生留下了一定的空隙。

  时代在变,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已非恢复高考制度之初,招生政策一成不变是不可能的。但无论怎样变,都必须确保考试、招生政策的刚性不容动摇,考虑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不容乐观这一无法回避的现实,笔者认为政策的变革,宁可失之于“死板”,不可失之于“灵活”,要尽可能堵塞政策的“后门”。这也是笔者对某些大学在招生中实行面试抱怀疑态度的原因,面试尽管能部分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录取更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一旦增加录取工作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其不可控性就会增加,遴选英才的理想目标不但达不到且很有可能背道而驰。

  要从根本上解决高考招生公平公正的问题,应当着眼于整个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特别是高校的管理体制,把高校办成真正的学术之府而不是行政的分支,高校的管理者是和学校荣誉紧密相连的教育家而非变相的行政官员,那么高校在招生中就有一种维护公平公正的自觉。

  “阳光工程”主要是从技术层面上来保证招生的公平、公正,基于今日教育制度的现实,有这样一个举措当然聊胜于无。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