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礼仪养成的基础在学校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09:48 东方网

  汪长纬作品集学礼仪成了当今一项全社会的活动。百万家庭学礼仪;许多单位挂起了“学礼仪、做文明人”的大标语,甚至不惜花钱请人教授礼仪;书店里也出现了学礼仪的专门教材,所有这些都是佐证。

  然而,所有这一切也似乎都有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目的:为了迎接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这就不能不多少带有一点功利色彩,有一点临时抱佛脚的味道。可是

,礼仪作为一种人文精神,是需要文化底蕴来支撑的,需要日久天长的养成才会习惯成自然的。临时性的突击有可能奏效于一时,但不可能作用于永远;可能体现于外在,不可能深化于内心。

  但是,反观现实情况,就会发现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一面是社会上花大力气普及礼仪,一面是全民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礼仪教育和礼仪训练的普遍缺失。更令人奇怪的是,即使学校的礼仪教育也大多是写标语、口头号召,而并不在实践中实行。我的根据是,如今有哪一个幼儿园明文规定:小朋友早晨到园第一次见到老师必须行鞠躬礼?而作为家长又有哪一个要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恕我臆断,几乎没有。于是,从幼儿园“毕业”进了小学的孩子根本就没有尊敬老师的概念和习惯。而如今的许多小学,据说也没有要求学生必须向老师行礼的规定。于是,没有礼仪素养的小学生又成了中学生、大学生。这样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没有必要的礼仪和文明修养,就再正常不过了。我前些天在东方网上撰文《惊闻大学生坐着回答老师提问》对此有所议论。一位阅读过这篇拙文的大学老师又告诉我更令人惊诧的事情:她教授的大学生们居然在黑板上写下这样的话来警告她:请老师上完课给我们留下一张干净的黑板。呜呼,师道尊严荡然无存矣!

  近日,我在一所大学的食堂里又看到这样一幕:两位即将期满回国的外籍老师,在学校食堂里和数十名学生聚餐,餐毕,学生们纷纷扬长而去,唯独两位外籍老师留下来收拾杯盘狼藉的餐桌。这难道就是素以礼仪之邦自诩的中国大学生的做派?

  老师来上课不起立致敬,坐着回答老师的提问,命令老师擦黑板,吃过饭让老师收拾碗筷,这就是我们的大学教育?如此这般地没有礼仪教养的大学生,没有对教导自己的老师有起码敬重的大学生,怎么能指望他们走上社会后给社会以积极的影响?又怎么能指望他们以自己的优良礼仪行为去提升全社会的礼仪水平?

  我认为,整个社会礼仪的基础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倘若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都重视对学生的礼仪养成教育和训练,就一定会促进和推动全社会的文明礼貌。这是基础性、根本性的礼仪教育。

  只是我不明白,为什么对国民素质带有根本性影响的礼仪养成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成为空白?而教育行政部门又长期对此无动于衷?


作者:汪长纬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