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藏身山洞靠干粮度过16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1:40 信息时报

  

藏身山洞靠干粮度过16日
刘招华当年就躲在这个山洞里,靠干粮度过了16个日夜。 在桂林市保宁县浔江村山间的一个废弃空军雷达站,是刘招华桂林逃亡生活的终点。刘招华当时在电视上看到通缉令后逃到这里,靠干粮度过了16个日夜。当年警方搜捕网撒向这里时,刘招华已不见踪影,只剩丢弃的衣物和一个用来包装鞋垫的塑料袋。

  信息时报记者近日专程到这个山洞,发现洞穴壁上有“李森(刘招华又一个化名)

在此一游”的字迹,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是刘招华自己写下的。

  洞里刻“李森在此一游”

  2006月6月23日,记者在当地向导指引下,驱车60多分钟,来到临桂县保宁乡。保宁乡距离桂林市区行程大约45公里,其中近10公里为碎石山路。浔江村与南方许多小乡村一样,安静质朴,不过两年前,数百警察一次抓捕行动打破这种平静生活。

  “那是2004年底了,数十辆警车和百余民警和武警来到村口,说是去山上一个废弃的山洞抓人。”浔江村村民回忆,这样声势浩大的抓捕行动,他们都是第一次见到。

  当地村民介绍,“这个山洞原来是空军的雷达站,后被废弃。它最后又成了刘招华桂林逃亡生活的终点站。”

  与两年前不同的是,雷达站入口处,野草茂盛地长着,掩住了洞口。一眼看去像一座孤寂留在山腰的荒冢。洞口仅有1米多高,记者猫着腰进入洞穴。洞里最吸引眼球的是,刘招华为16个日夜山洞生活留下的“纪念”——“李森在此一游”赫然画在入口处墙上,这是刘招华用化名留下的字样。其中“森”字已经被后来人给抹去,而据当地居民说,在洞穴的深处,刘招华还公然写上了自己的真实姓名。

  爬进洞穴,一股逼人寒气扑面而来,凉气只透脊背,借着微弱的光线,可以看到空穴内大小近十多平方米,高近3米,在穴壁上画着各式张牙舞爪的涂鸦,碎石砖块歪斜地倒在地上。洞穴内各种入口连通交错,记者走了20多分钟,还是漆黑一片,难以找到尽头。

  看到通缉令躲进山洞

  而就是在这个洞里,刘招华靠着快食面、饼干、火腿肠、鸡蛋等干粮,度过了16个日夜。

  2004年11月24日下午,在桂林福建老乡江荣华的红云烟酒店里,刘招华像往常一样喝着茶,看着电视。突然,他看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在播放公安部A级通缉令,其中悬赏20万抓捕刘招华。刘招华说他看过新闻后,心里并不是太慌张。

  晚上6时左右,刘招华和店里的朋友吃过晚饭,刘招华妻子的表弟驾车来到店里接他,他们并未回到自己的别墅——漓江花园185号,而是乘车直接奔向阳朔。

  当月25日,到达阳朔后,刘招华做了短暂停留,随后又驾车往桂林雁山方向逃亡。最后逃到了这个雷达站。可是当数百警力组成的搜索队赶到这个废弃的雷达站时,留给他们的只是刘招华丢弃的衣物和一个用来包装鞋垫的塑料袋,刘招华从桂林跑了。

  时报记者 涂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