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镜像:上海与纽约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2:25 新闻晚报 |
□撰文王雪瑛 如何让学术著作走出专业的圈子,成为被广大读者接受的新形式?最近上海书店出版社推出的“海上风”系列,其意图正在于普及学术,用性灵的书写方式将学者的思想表达出来。这一套丛书已经出版了两辑共七种,云集了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作家。其中第一辑:李欧梵的《浪漫与偏见》、刘绍铭的《烟雨平生》、巴宇特的《迷失上海》颇受读书界的好评,目前最新推出的第二辑:王德威的《如此繁华》、张旭东的《纽约书简》、钱文忠的《末那皈依》与孙甘露的《上海流水》依然值得读者期待。读了这套丛书,让我想到 了王元化先生说过的,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他出生在上海,是个地道的上海人。八十年代,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随后远赴美国留学,获得了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九十年代末,他任职于纽约大学,成为东亚研究系教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将平静的书桌置于一个日夜喧腾的大都市背景之中。 纽约大学没有围墙,位于纽约格林威治村,与城市不分彼此地交织在一起,教授和学生都生活在这个公共空间,他成了一个地道的纽约客。他就是张旭东先生———小时候的上海人,中年时的纽约客,其学术随笔集《纽约书简》会呈现怎样的学术视野,心灵景观? 《纽约书简》让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彼此观照,一种信息和心情的互动,果然,翻开目录就可以看到“近看美国”、“城市镜像”这样的章节。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他与托马斯·班德先生关于上海与纽约的对话。 托马斯·班德与张旭东相识五年,他们都是纽约大学的教授。托马斯·班德,一个纽约人,一个历史学家,他对上海的印象是什么?张旭东,一个在美国获得文学博士的上海人,他和他如何看上海,他们如何看纽约? 在班德先生看来,上海是一个特别有动感的城市,发展非常快,与纽约的相似之处是,这两座城市都非常国际化。 在张旭东从纽约回来,回到自己生长的地方,他觉得上海在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上健步如飞,分门别类,每个领域都越做越好。在上海能找到时尚、消费、旅游的空间,公共文化空间应该做得更好。 他和班德教授都很喜欢20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乔治·西美尔的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文章《大都会和心灵生活》。文章研究的是现代都市的人口、交通、经济对人的内心经验和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他们认为上海的都市形式和心理构造的确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巨大的张力。这些都是由它的历史经验的多样性及其历史分期决定的。上海的“心灵生活”是对这些多元的历史经验形态的处理。上海是一个积极向前看的城市,但上海又是一个非常怀旧的城市。 维特根斯坦曾经(以一种杂感随笔的方式)说,为避免肌肉的疲劳,我们需要变换身体姿势;我们同样需要不时变换思考和语言的“姿式”,否则心灵的疲劳僵化,会让我们的头脑变得固执、教条。张旭东的随笔从小处落笔,蜕去学术理论的鳞甲,带着“文人”的灵感,让我们读后有心灵的愉悦和思想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