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毕业生为何纷纷“回炉”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7日18:00 光明网
郭立场

  日前,江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小黄来到BTEST软件测试工程师培训中心武汉校区,报名参加软件测试师的培训。像这样“回炉”学技术的大学毕业生并非个别。在该校区刚刚开设的一个培训班中,所有学员均为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随着离校日期临近,选择学技术的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一些培训机构举办的数控机床等培训班,纷纷爆满。(《武汉晚报》6月21日)

  因缺乏动手能力而求职困难,不少大学生开始踏上继续教育之路,开始“往回走”,毕业后接受职业教育,学习各种实用技能,掌握一技之长,以使其成为就业的“敲门砖”,能有个“好的收成”。此前就有媒体报道称,许多手持本科甚至研究生文凭的大学生们,因为专业所限,或者是没有实际操作经验,在找工作时屡屡败北;可是,一些没有接受过正规大学教育,却经过职业教育几年,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找工作时却一路绿灯,有时甚至是一个人有几家单位在抢。

  面对这种情况,难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困惑,也难怪不少大学生开始慨叹:大学毕业证缩水了,甚至不如技校毕业证起作用了。苦学十余载拿到高等学历,竟无法叩开就业大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大的反差?大学生们该如何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的教育制度是不是需要重新审视?

  薛涌在《大学属于谁》中谈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大学是提供精神资源的地方,而不是训练技能的场所。生活的意义、事业的规划、谋生的技能,所有这一切,不可能通过封闭的大学四年寒窗来完成。但需要指出的是,大学应“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人格和才智,还能帮助他们应付各种环境和挑战”。

  用人单位重视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力”,用人观念更加务实,看重求职者适应工作的能力和潜力,值得肯定、无可厚非。但作为高校,如何让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大学的应有之义,既有高等教育,也包含有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材,也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随着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现在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是国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协调性,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本应当在人才培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上强调指出,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在我国人口多、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发展职业教育已是迫在眉睫。

  然而,多年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尽人意,甚至被人称之为“二流教育”。在高考人才选拔体制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职教长期遭遇“门前冷落”的尴尬。而职业教育之所以会被看作次等教育,这主要是社会大环境在作怪,重学历文凭、不重素质技能的人才培养和使用观念还一定程度的存在。

  针对就业难问题,学校应提出具体解决办法。尤为重要的是,必须尽快改变因普通高等教育扩招而导致职业技术教育生源数量和质量的严重滑坡甚至短缺的现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