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五院现象”为何引人注目——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5:49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五院现象”为何引人注目——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五院现象”为何引人注目——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去年11月,我和老伴带着20岁的儿子到郑州治肾病。因为儿子病得太重,好几家有名的大医院都不敢接收。就在我们觉得一点儿希望也没有了的时候,有人介绍说可以到五院试试。当时正好是星期天,可好多大夫都不休息过来参加抢救,我们一家人感动得直掉泪。前不久我的一个肾移植给了儿子,俺俩恢复得都挺好。”

  6月21日,在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部,一位来自登封的56岁母亲守候着病床上面带微笑的儿子,眼噙热泪给记者讲述了他们一家的经历。她接着说:“这里的大夫好啊,红包也不要,水果也不尝,用药尽挑便宜的。不管白天还是夜里,一按服务器护士就立马赶到床边,百叫千叫都不烦,比自己的亲人还有耐心哩。”

  一位普普通通的患者家属,一段简单而平实的叙述,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如今的市五院,已经不单单是一所大型综合医院,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品牌,被誉为“五院现象”而备受业内人士和广大患者所注目。在最近几年里,她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成为省会医疗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一家推出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

  2005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支架介入治疗手术超过200例,凡是放入支架的全部成活。

  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督导小组要求提供死亡病历时,心血管内科1例也拿不出,其手术成功率之高令人惊讶。

  2005年,全省首例白内障冷超乳1.4毫米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在该院眼科获得成功。

  2005年,肾病器官移植科完成肾移植手术达108例,存活106例;完成肝移植手术6例,全部成活。其数量及质量均名列全省前茅。

  ……

  在市五院,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爱病人胜过爱自己,心甘情愿地把苦、累、怨留给自己,把安、乐、康送给病人。走近他们,你会为陌生的生命能得到如此的尊重而感动。

  细节决定成败。采访中,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陈刘生介绍道:为追求社会效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郑州市五院从“服务立院”抓起,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全员全岗全程优质服务,服务管理一年一个主题,1999年为服务观念年,2000年为服务规范年,2001年为服务强化年,2002年为服务提升年,2003年为服务形象年,2004年为服务品质年。而卫生部2005年推出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则为市五院“向高品质服务要未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标准,产生了新的动力。

  雪中送炭献真情2004年2月27日上午10时,正在忙碌的刘恒亮主任的手机突然响了,说正阳县公疗医院有一位急性心肌梗死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79岁雷姓男患者病情危重,要求紧急会诊。刘主任手机刚一挂,诊室的电话也急促地响起:“刘主任,科里刚收了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请你快过来。”一个就在科里,一个在300公里之外,两个生命同时面临死亡,怎么办?只有先近后远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挽救机会,刘主任拿定主意,快步进了病房……下午2时,科里的病人体征趋于稳定,刘主任便坐上车风驰电掣般的赶往正阳县。一下车,刘主任来不及进餐,立即赶到了患者床前。患者心率30~40次/分,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在该院放射科,没有铅衣的防护,刘主任不顾个人的安危,以娴熟的技术,迅速植入了临时起搏器,患者胸闷头晕症状一下就缓解了许多。谢绝了患者家属的吃请和红包,刘主任连夜护送患者到了郑州。次日凌晨3时,患者平安地躺在了市五院的重症监护病房。早上7时,刘主任又像往常一样出现在病区,为病人精心制订了治疗方案。2月29日上午,刘主任对患者成功地实施了支架介入术,术后反应良好。感激不尽的患者家属再一次把红包塞到刘主任手里时,刘主任说:“如果你相信我,就要信我这句话,我们五院人不需要患者的红包,需要的是患者的健康。患者的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之后不久,雷老先生就痊愈出院了,他带着健康的身体回到了300公里以外的家乡,也把市五院人的爱心带回了正阳县。

  暴雨中的急救2004年7月9日晚,郑州经历了一次暴雨的洗礼,市五院的急诊科也经历了一次严峻的考验,应诊一次接着一次。

  晚11时20分左右,急诊科门口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一个人,此人浑身是水,上气不接下气地喊着大夫。李金刚大夫凭着职业敏感马上迎了出去。经过询问得知,他的妻子在医院对面一家药房门口摔倒,头碰在台阶上血流不止,现已昏迷。护士陈二庆、担架员王越峰二话没说,提起出诊箱和李大夫一起迅速消失在大雨中,绿色通道的徐彦立和侯高宇也推着平车跟了过去……几分钟后,王越峰突然跑了回来说:“雨太大了,不能让病人淋雨。”他找了一把看车师傅用的大伞,而这时他自己已浑身湿透淌着水。司机祁晋江说:“用平车推病人还是会淋雨,还是我把车开过去。”说着就冲进了雨里。小祁凭着熟练的技术硬是把车从堵塞的马路中以最快的速度开到了病人身边。这时,李大夫已为病人初步诊察了一遍,陈二庆护士已为病人建立了静脉通道,吸上了氧气,并连上了心电监护,伤口经过处理后也不再出血了。看到李大夫和陈二庆全身湿透泡在水里,王越峰和小祁干脆把皮鞋一脱,光着脚跳下了车,来不及挽起裤腿,迅速将病人抬上了车。病人接回医院后,他们顾不上更换全身淌水的衣服,迅速全程陪同病人做检查。几分钟后,病人刚刚睁开双眼,走廊里又响起了调度员的声音:“李大夫,请出诊。”他们谁也没有换下淋湿的衣服,又冲进了雨里……

  为了一切的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狂风暴雨丝毫影响不了市五院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反倒见证了他们不屈不挠、迎难而上、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

  一位癌症患者的特殊生日2005年4月的一天,外一科的崔护士长比平常来得要早一些,看见下夜班的人还没走,就问:“13床昨天晚上怎么样?”“昨天晚上又抢救了,现在生命体征基本正常。”那天是13床陈海燕的36岁生日,护士长心里一直惦记着。中午下班后,孙德利主任和护士长带着全科医护人员,拿着生日蛋糕和鲜花,来到了已是癌症晚期的海燕床前。当时正在吸着氧、输着血的海燕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得知大家为她过生日后,非常高兴。大家微笑着帮她插上蜡烛并点燃,一曲生日祝福歌飘荡在病房。在母亲的搀扶下,海燕探起身子吹灭了所有蜡烛,双手合十许下了心愿,然后哽咽着对大家说:“谢谢大家,我真是太感动了,做梦也没想到会在这里过生日,这是我这辈子过得最有意义的生日……”接下来,崔护士长亲自切下一块蛋糕,喂海燕吃下一口。海燕的儿子也送上了对妈妈的祝福:“妈妈,您带我这么大很不容易,我感谢您,祝您生日快乐。”

  父母对女儿是养育的爱,儿子对母亲是感激的爱,而医生、护士对患者是超越亲情的大爱,是精诚的职业道德所在。

  在市五院,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博学多才,竭尽全力用最完美的技术去拯救生命消解病痛。走近他们,你会为虚弱的生命能得到如此的呵护而欣慰。

  医生具有高超的医疗技术是一个医院的立院之本。郑州市五院之所以能赢得患者的信赖,除了服务工作做得精细外,技术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该院院长陈刘生自信地告诉记者:“五院的内科一直很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外科也成长、强大起来。现在,任何科室的任何病种我们都可以治,我们有能力对患者负责。”

  心血管内科拿不出死亡病例“‘王技术’进入冬季以来,晚上12点以前不敢睡觉,就等刘恒亮主任叫他做手术。要不然‘王技术’家里没暖气,老是脱脱穿穿会感冒。”刚听到郑州市五院心内科大夫的这番话,记者有些摸不着头脑,后来一了解才明白:冬天尤其是后半夜和早上,是心脏病高发期,所以刘恒亮主任经常在夜里通知并带领大家做急诊手术,以至于‘王技术’干脆总结出了晚上12时以后再睡觉的“好经验”。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时间的把握最为关键。为了与时间赛跑,该院为抢救工作的畅通无阻进行了制度化安排:来院病人,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医院接到急救指示后,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要赶到急救现场,在急救车上对病人展开急救;病人可以不进病房,直接到介入导管室做手术。

  科主任刘恒亮说:“开展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病情急,难度大,手术风险高,但患者受益最大。从我们科室来讲,要求在30~90分钟内就要给患者做手术,达到了国际标准。在其他医院能做却不愿承担太多风险的情况下,陈院长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我们的团队执行了他的要求并承受住了压力。这就让患者享受到了更尽心更高质量的服务。”

  正因如此,该科在2005年一年间的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就超过了200例,介入支架的完全成活。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督导小组在要求提供死亡病例时,该科1例也拿不出来。

  肾移植手术名列全省前茅

  肾移植手术、肝移植手术的开展不仅需要具有高超的技术水平,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供体也至关重要。而2005年,该院肾病器官移植科完成肾移植手术达108例(亲属活体肾移植3例),存活106例;完成肝移植手术6例,全部成活。

  科主任曲青山不仅要在诊疗病人中尽心尽力,还要妥善地与政府及社会上的各个部门打交道,从正规的渠道寻找供体,在急需救治的病人与合适的供体之间架起了一个畅通的桥梁。2003年以来,郑州市五院的肾移植手术均名列全省前茅。

  为了及时给患者换肾,肾病肾移植科的医护人员经常加班加点。曲主任告诉记者:“今年1月7日至27日,我们科的大部分同志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超过3个小时,有一次还连续熬了3个通宵。”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尽心尽力,更离不开医院在总体上对科室、技术发展的支持。院长陈刘生说:“在基本目标初步实现的基础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巩固专科、重点专科的建设成果,建名院、创名科、育名医,把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学科作为医院的品牌科室,打造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两年塑造一个知名眼科郑州市五院的眼科原本只是一个技术力量薄弱、开展项目少的小科室,2003年按高标准改建扩充为卓美眼科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迅速发展为省会的知名眼科。

  在这里,2005年的白内障手术达到1834例,准分子手术达到1548例,其他包括角膜移植及小儿斜视、弱视等的治疗也走在了全省的前列,每天有100多位患儿在这里得到治疗。

  被广大患者称为“光明使者”的卓美眼科主任、主任医师王新1987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眼科专业。“我真正地被眼科所吸引,一方面是看到复明给患者带来的莫大欢欣,另一方面是看到眼科专业的精深,它值得我用一辈子去努力。”王新就是抱着这种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眼科领域,投入到为患者送去光明的事业中。经过几年的刻苦钻研及进修学习,他很快掌握了眼科的一些高精尖技术,成为省内最早做白内障超声乳化的专家之一。随后,他在2003年为103岁的袁仙老人成功实施了白内障手术,被许多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轰动一时,其后他又为百天的婴儿实施了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他始终走在省内前列。2005年8月,他在省内率先用冷超乳新技术植入1.4毫米非球面人工晶体,使省内白内障的治疗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市五院,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把温暖的手伸向一个个贫困孤单的病人,帮他们渡过难关。走近他们,你就不会担心无助的生命会被遗忘在没有阳光的角落。

  关爱患者,能够在疾病康复过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大多数人都认为,患者能够到医院治好病,尤其是如果能得到体贴入微的服务,便是得到了足够的关爱。而郑州市五院对患者的关爱已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

  奶奶摘除白内障王丽放心上大学家住荥阳的王丽在父母双双去世后与奶奶相依为命。2005年她考上了大学,但却放心不下因患严重白内障几乎失明的奶奶。郑州市五院了解了这一情况后,立即与相关人员联系,决定免费为王丽的奶奶实施手术。

  2005年8月30日上午9时许,王丽和姑姑陪同奶奶从荥阳赶到郑州市五院卓美眼科。医护人员经过前期检查发现,老太太眼内有发炎和局部化脓症状,卓美眼科的刘平副主任医师非常惋惜地说,根据目前诊断,王奶奶的白内障已经到了过熟期,眼底视神经遭到破坏,视力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不是太大。同时,老人曾经患过慢性青光眼,导致眼睛前房浅,晶状体膨胀,单一的白内障手术对王奶奶的病情已不适用。最终医生决定对王奶奶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三联手术。上午11时30分,老太太进入手术室开始接受治疗,12时30分,手术成功结束。下午3时眼罩摘除后,奶奶可以清楚地看到孙女,王丽可以放心地上大学了。

  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这样的社会性救助活动,从2003年10月起,郑州市五院就开始和省市残联、红十字会及新闻媒体等联合进行“献爱心、送光明”、“大河光明行”和“都市光明行”等活动,把贫困、残疾、先天性眼疾患儿等患者作为免费救助对象。单在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郑州市五院就为20名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做了免费手术。

  感激好心人慧慧改名惠惠2005年7月下旬的一天,刘高峰和父亲、妻子一起带着女儿刘慧慧到省会某大医院做心脏手术,不幸的是手术费在病房楼内被抢。自从慧慧的救命钱被抢后,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慧慧每顿的主食,就是别人送的方便面和牛奶。陪护慧慧的爷爷和妈妈,则成顿不吃饭。有时饿极了,他们就啃干馍喝凉水。郑州市五院心胸外科主任娄勇得知后,辗转找到慧慧的家人了解情况。考虑到慧慧家庭的实际困难,医院领导紧急研究后,决定免费给慧慧做心脏手术,并全程跟踪慧慧的术后恢复情况,直到她完全康复。当时,娄主任说:“明天我们就去接慧慧来郑州市五院治疗,保证她享受我院最好的医疗和护理条件。”

  2005年7月29日上午11时30分,得知慧慧已经入院,市五院业务副院长王霄华受院长陈刘生委托,带着医院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到病房看望慧慧。当刘高峰从王院长手中接过牛奶、饼干等礼品时,慧慧的爷爷刘庆允当场跪地致谢,医院工作人员连忙将老人扶了起来。

  2005年7月30日,一向以手术做得干净漂亮而深受业内人士称道的娄勇主任给慧慧成功实施了手术。就在那一天,刘高峰将女儿的名字慧慧改为了惠惠。他说,慧慧在郑州得到了这么多好心人的恩惠,他们全家人感激不尽。现在他们无以回报,只有通过给慧慧改名的方式,表达谢意。

  为了让贫困的心脏病患者尽可能地得到治疗,郑州市五院开展了大规模的免费救治活动。单在今年,就与媒体联手,陆续推出了“大河爱心行动”和“关注民生献爱心送健康”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郑州市五院的专家将先后为40多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为他们解除痛苦送去健康。

  郑州市五院还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上狠下工夫。2005年10月19日,省会多家新闻媒体以“哪家看病花钱多,哪家乱开检查单”公示了19家医院的主要医疗服务信息指标,其中市五院以急诊17339人次、出院病人8967人次、日均门诊2316人次位居第一;门诊人均费用116.99元、门诊人均药费58.6元,在郑州市综合医院中费用最低。

  在市五院,有这样一位优秀的领军人物,他是如此的从容而有魄力。走近他,你就不难理解,为何市五院的医术医德医风能在近几年的时间里得以升华,形成引人注目的“五院现象”。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记者多次到郑州市五院采访,不仅为这里的医术医德医风所感动,更为市五院的领军人物、院长陈刘生的从容和魄力所折服。尽管该院负责宣传的同志告诉记者,陈院长一直坚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原则,但记者还是坚持写一写真实的他。

  第一次接触陈院长,感受最多的是他的谦虚、温和与儒雅;第二次接触陈院长,感受最多的是他对医院管理的远见卓识;而第三次、第四次直至第七次接触陈院长,尤其是多次听医院的科室主任和专家们满怀敬意地谈起他,使得记者对他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起来。他的很多做法用“大手笔”来形容可以说毫不夸张。

  购置7000多万元的尖端设备这些年,在陈院长及医院领导班子的英明决策下,郑州市五院先后购置了价值70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包括:全身伽玛刀、磁共振成像仪、螺旋CT、电子计算机扫描数字减影X光机、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DWL—X4型彩色颈颅多普勒、多功能全自动遥控X线诊断机、电子内窥镜系列、电视腔镜系列、白内障超乳一体机、准分子激光、体外碎石机等高、精、尖设备,为诊断治疗的高效、准确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精心打造服务品牌陈院长要求全院的职工都学会处理好“宽与严”,学会“让利”,从而在服务上打造出了“五院”品牌。

  “严”体现在市五院的“家规”十分苛刻。一本《全员全岗全程优质服务规范》的职工必读小册子,将上至市五院领导,下至市五院清洁工,每位职工的每一言行都规定在案,它成了市五院人头上的“紧箍咒”——语言规范中规定了接诊用语:“欢迎前来就诊!需要我帮忙吗?您哪里不舒服?请您配合一下。”行为规范要求在患者面前:不抱肩、不叉腰、不跷腿、不插兜、不嬉笑等。一位来自北京医疗卫生界的权威人士感慨地说:“我去过国内外不少大中型医院,从未见过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如此细枝末节的规定。”

  “宽”体现在市五院人“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为了一切病人”的信念。一位87岁的老人在监护病房,因剧烈咳嗽,痰堵住了喉咙,年轻的护士王贺毫不犹豫,扑上去口对口吸出了一大口又腥又臭的浓痰,老人即刻恢复了呼吸。一次,护士郭薇欲给一位病人打针,该病人因打了3天,心里烦躁,不想打针了,竟破口大骂起来。郭薇含着委屈的泪水走出病房,然而,她想到一位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擦干了泪水,走近病人连连说:“对不起,请理解!”直到将针扎上。在场的一位老太太说,真看到了医务人员宽厚的胸怀!

  “让”体现在病人就诊的各个环节。市五院的电梯内外张贴着“电梯超员时,请本院职工主动让给病友”;收费处始终摆放着老花眼镜,写着“请让给视力差的老年人”;有的病人来自外地或郊县,苦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看上病,抬眼一看,噢!时针指向了中午12时,病人只好带着满脸愁容坐等到下午上班。对此,陈刘生院长宣布:“门诊各科室中午都不停诊。”

  一次引进27名研究生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医院着力引进高端人才是很正常的事。而郑州市五院2005年一次引进了27名研究生,这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轰动。这批研究生中有博士3人、硕士24人,涉及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检验科和病理科等15个专业。如今,该院已先后引进博士7人、硕士90多人,培养跨世纪人才20多人,共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110多人,使医院的技术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设置研究生培养点单纯地引进人才远远满足不了郑州市五院快速发展的需要。为了培养更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陈刘生院长要求医院相关部门申请设置研究生培养点,不少优秀专家纷纷报名参加硕士生导师的角逐,使得该院的硕士生导师由原先的1人增至6人。2006年5月,郑州市五院正式成为新乡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将从今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

  科技创新最高奖3.2万元先进受表彰,优秀有奖励,这是每个单位每年年底或年初都要做的事情。2005年,郑州市五院特别加大了对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最高资金达到3.2万元。

  2004年,郑州市五院加大了对医院科技方面的投入,全院医护人员也把崇尚学习、开展新业务和致力科技创新当做奋斗的目标,仅2004年就获得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10余项,在国家核心期刊和影响力较大的国家、省级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在表彰会上,陈刘生等院领导对在去年取得优异成绩的专业技术人员给予奖励;对勤奋工作、业务发展和科研创新有突出贡献,并创造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3名科技人员,每人给予1万元的奖励;对取得成果的项目和参与人员分别给予5000元到3.2万元的奖励。

  一流的领军人物,一流的医术医德医风,必定造就出一流的科室、一流的医院。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郑州市五院从一所十分普通的市级综合医院一跃成为河南省知名的大型综合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卫生系统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纠风专项治理先进集体”、“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双十佳医院”、“河南省道德规范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河南省整体护理模式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且,作为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备医院,郑州市五院一座投资3.2亿元、计划床位1200张、面积5.83万平方米的新病房大楼目前正在紧张的建设中。该病房大楼的建成,必将为郑州市五院服务广大患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好的条件,为市五院的进一步腾飞和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本报记者陈潇

  团结向上的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领导班子。

  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陈德宇(左一)与陈刘生院长(右一)一起视察正在建设中的病房大楼。

  家住郑州郊区的王先生中风多年,在郑州市五院得到了有效治疗。在康复出院之际,王先生送锦旗到陈刘生院长(左一)办公室。

  (本版照片由杨粤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