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遗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5:58 杭州日报

  背景

  李一峰、李一强,萧山城厢街道文里头村人。兄弟俩均身患先天性遗传共济失调,神经系统绝症。1983年,李一峰把用来治病的200元钱创办了萧山第一家残疾人家庭文化室;1989年,李一峰因病去世,弟弟李一强接过了哥哥的班,同时成立了文化室新人协会,开展各类社会服务活动。(杭州日报2001年12月18日曾作过图片报道)20多年来,他们创办的家

庭文化室不仅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更以身残志坚的顽强意志,感动了一代青少年,读者遍布全国各地,阅读人数达55万人次,也成为杭州地区多所中小学的德学教育基地。2005年4月28日,李一强因病离开人世。

  6月22日,当我又一次来到萧山城厢街道文里头村,在挂着各类“德育基地”铜牌的门口遇到了一位老人。

  “是李一强的妈妈吗?”我不敢肯定地上前问道。

  “是的……哦,你们一定又是来看一强的,可是一强已经不在了。”

  “是这样啊……”我一时无语,一脸吃惊,再看一强的母亲,眼眶也已湿润。

  向李一强的母亲说明来意后,跟着走进“李一峰家庭文化室”,发现文化室已变了样,原来长方形的文化室已一分为二,里间改为老人的卧室,外间已经重新进行了装修。靠墙全做了书柜,一排排图书被分类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柜内并上了锁,书柜上边挂着的是从1983年以来兄弟俩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奖杯等,整个书屋看上去整齐、干净而简洁。正面墙上两张镶黑框的遗照,文化室的两个前主人正微笑地注视着倾注他们一生心血的文化室。

  看着这一切,我的思绪又重新回到了两年前的一次探访。

  那是2004年的6月27日,我外出采风,打文里头村路过,“李一峰家庭文化室”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停下自行车,径直走进文化室。正巧,那天有一批朝晖初中的学生在文化室里活动并帮助李一强打扫卫生,当我向他提出拍一些他的照片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并热情地泡上茶,介绍了文化室的一些情况。我环顾四周,文化室是建在农村常见的3×6米左右的厢房内,四周全是书架和字画、奖状等,房子的最里边是李一强的一张单人床,前后也叠着书,房子中间是由四张写字桌拼成的阅览桌,三只陶瓷笔筒里插满了大大小小的毛笔,房顶两盏日光灯和一盏白炽灯把文化室照得通亮,没有装饰过的室内看上去虽显得陈旧,但干净和明亮很有书卷气。我看着他不时与学生说笑聊天,气氛融洽,很是感动。一会儿,同学们为他准备好了纸墨,李一强开始用他的一双带残疾的手夹着毛笔写下了“自强”、“勤奋”四个大字,看着他颤悠悠地写出这么漂亮的毛笔字,我感到吃惊,我知道这里面凝聚了他多少的艰辛呀。我的镜头不停地变换角度记录下了这一个个动人的瞬间。

  李一强非常随和,看到我不停地拍照还不忘招呼我喝茶,还拿出自己写的书,签上名送给我。我觉得他虽然从小残疾,但乐观开朗,待人热情,生活的不便和艰难并没有磨灭他对理想的追求,他坚持每天练习写字,硬是用一双不健全的双手练出了一手漂亮的小楷,并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在他哥哥李一峰去世后,他又以哥哥李一峰的事迹为题材,写出了一本反映残疾人创业的电视剧本《燃烧的生命》……

  “请喝茶”,李一强母亲的一声招呼,把我从记忆中拉回到现实。“李一强走了,带着他的遗憾走了。”站在一边的李一强的妹夫开始插话了,“去年,李一强住院治疗时,曾与我说过有两个心愿,一个是希望“李一峰家庭文化室”以后还能继续办下去,另一个就是自己编写的电视剧本《燃烧的生命》能拍成电视剧。“一边说着一边又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了几份2005年5月份的《萧山日报》,说:“当时李一强走时,剩下老母一人,家里条件不富裕,图书室靠大家帮忙完全地保存下来了,但要发展起来还要靠社会的关心。”《萧山日报》也曾连续刊登过几篇有关“李一峰家庭文化室”谁来接棒的讨论文章,对是否要办下去,由谁来接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共鸣,但最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结果。

  今天,我又一次来到李一峰家庭文化室,在感叹李一强兄弟俩生命匆匆之余,也感谢他们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也带给我们很多对人生的思考。

  衷心祝愿李一强的两个遗愿能够早日实现。

  (通讯员李晓军记者郑承锋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