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失利了,别泄气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7:58 潇湘晨报

  

失利了,别泄气

  尽管一只耳朵失去听觉的卜实惠的高考分数没有达到本科分数线,但她表示自己不会放弃成为一个动漫家的梦想。记者 汪 蛟 摄

  【编者按】

  青春没有失败,可怕的是一次失利之后还失去自信,甚至一蹶不振。

  年轻不怕失败,可怕的是家长和亲人还要给失利的孩子施以压力甚至是无情地打击。

  此时此刻,失利的他们,需要家长、亲人的宽容和理解,与孩子一起度过“非常时期”,不要给他们施以更多的压力,这是家长的职责和胸怀,也是做家长的艺术;

  此时此刻,失利的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哪怕是给他们一个理解的眼神或是一句“别泄气”之类的鼓励,他们也会信心倍增。

  失利了,别泄气。人生,从来不是高考一条路。落榜,也许能成为人生成功的另类催化剂。

  “你考了多少分?”

  ……

  前日,考分出来了。面对这样的问候,一些失利考生集体失声,他们不愿意面对家长、朋友,不愿意和任何人说话,甚至不愿意见任何人。

  每年高考,这种“失声”都会厚重地存在。有的考生在高考失败后,产生失落、悔恨、沮丧、消沉、悲观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很难走出困境。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副主任杨放如副教授称,这种状况为高考后的“社会重适应障碍”。像这样的考生,该中心昨日已经接待了好几起。

  那么如何帮助这些失利考生走出失利阴影,如何帮助他们重塑自信,成为高考之后又一个热点话题。

  失利考生集体“失声”

  一位姓文的家长说,她的孩子今年考了408分,距离本科分数线还有不小的差距,经过家里人共同商量决定为孩子选择复读。文女士担心地说:“孩子知道结果后,一个人待在屋里,跟我们的话也少多了。家里人都为他目前的状态担心,怕他会出什么事。”

  杨放如说:“这是典型‘社会重适应障碍’的例子。”失声的背后,是逃避家长、朋友期盼的眼神,是深深的失落和悔恨……杨放如分析,这种集体“失声”的状况,有家长以成绩评价孩子施以的重压,也有以考分论成败的社会风气的影响。

  长沙市疾控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龚建南介绍,今年高考前后,前来该中心咨询的考生有所上升,有的考生甚至是独自前来门诊咨询有关考前的一些心理问题。

  龚建南认为,大部分家长在高考结束后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考前孩子是最重要的,而考后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造成部分家长关心成绩要胜过关心孩子。他提醒家长,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才是家长最应该关心的问题。

  陪孩子度过非常时期

  杨放如表示,考生的考前焦虑往往能引起家长的重视,但在高考后,落榜学生的心理问题常被家长忽视,个别家长甚至雪上加霜,去指责孩子,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十分危险的。专家认为,学生高考后的心理调节,对学生和家长来说一样重要。

  孩子在得知自己落榜后,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失去自信,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感情上的支持,还要帮助孩子分析在高考中失利的原因,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消极情绪。

  龚建南表示,在考后这一段非常时期,家长要善于开导孩子,要主动带孩子散心,坦然面对失利这一事实,要鼓励孩子别泄气,让孩子觉得他永远是父母的骄傲,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重新找回自信。家长们还要注意,夫妻之间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应该找朋友或是心理咨询师把消极情绪排解掉,为孩子营造一个缓解心理压力的和谐氛围。

  不以落榜而游戏人生

  “家长要承担起与孩子一起渡过难关的责任,孩子也应该积极面对生活。”杨放如表示,高考落榜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如果你却因此而“游戏人生”,这才是人生真正之大不幸。

  每年高考分数公布后,有不少失利考生陷入悔恨交加的心态之中,有的学生悔恨之极甚至走上了轻生之路;或用消极的应对方法,沉溺电游赌博,贪玩贪睡,破罐破摔,一蹶不振,久久不能解脱。

  “世上没有什么后悔药可吃,这趟车没坐上,还可以改换车次,或另找交通工具。”杨放如和龚建南建议,失利应采取积极的心态设法“自救”,“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这次考试失利的教训,为今后在学业、事业和生活上还将面对的无数种社会‘考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落榜是加速人生成长的催化剂。

  出现心理障碍最好看门诊

  每年高考前后,前来心理咨询门诊就诊的学生与家长人数都会有所攀升,特别是在考后。因为孩子们在这一时期最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杨放如认为,考生有必要正确了解自己的问题和现状,及时调整心态。杨放如提醒考生及其家长,寻求心理支持不是一件“丑事”,如考生有心理问题应及时鼓励其去看心理医生。

  那么,中学生出现些什么样的心理问题需要看心理门诊?杨放如列举了下述几种情况:

  (1)抑郁症、各类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2)慢性疼痛、失眠及其他睡眠障碍,神经性厌食与贪食;(3)躯体疾病并发的心理问题;(4)学习障碍、考试焦虑及心理健康咨询;(5)性心理咨询(早恋、手淫、性变态、同性恋等);(6)学习压力及交友与人际关系咨询;(7)人格障碍与适应不良性行为的心理咨询;(8)精神分裂症家属及康复期患者的心理咨询等。

  本报记者 刘少龙 实习生 欧阳艳平 周 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