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郭敬明不道歉,就该被封杀?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8:47 新京报 |
郭敬明拒绝道歉的行为是错误的,但动辄以卫道士的面孔挥舞着“封杀”的大棒,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以暴制暴的暴力思维倾向。 《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法院判决抄袭之后,郭敬明依然拒绝按法院的要求道歉。27日,有媒体报道10位80后作家联合发表公开信,严词催促郭敬明尽快道歉,否则将联手发动读者抵制其所有作品。此公开信被评论界看作是80后作家群的“清理门户”之举。 郭敬明在抄袭被认定后,拒绝向相关当事人道歉,无疑是种比较恶劣的抗拒行为,因此受到相当一部分舆论的抨击与批评,也实属正常。但郭敬明即使拒不道歉,那也是个人意志的选择问题。该不该道歉,完全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解决,这又与80后作家群整体何干?任何非关当事人的团体或个人,都无权采取类似于“封杀”的方式,来对抗郭敬明拒绝道歉的不理智行为。 所以,尽管我从来就不喜欢所谓的80后作家,也谈不上对郭敬明的丝毫好感,但徐鹏、王晓虹等10位80后作家的后起之秀发表的公开信,意欲对郭敬明作品予以抵制,这种行为就多少有些矫枉过正了。 具体到所谓的80后作家群,我以为是个很荒谬的概念。一是谁能代表所谓的80后作家群?二是10个作家联名就能代表这个群体吗?三是这封所谓的“公开信”貌似公允,但其内核却充斥着文革遗风般的流毒。正如郭敬明的出格行为不能代表80后作家群一样,10位所谓的作家也同样不能代表80后作家群。 毫无疑问,郭敬明以种种借口拒绝道歉的行为是一次错误选择,但动辄以卫道士的面孔挥舞着“封杀”的大棒,也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以暴制暴的暴力思维倾向。 其实,通过郭敬明抄袭一事,所有的人都应当反思这样一个问题,一位青年作家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遭遇到这样那样的精神困惑与道德困惑,这本来是一件极度个人的行为,但是如果不适当地将其无限放大,乃至上升为整个80后作家问题的高度,这显然是在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此一个逻辑,显然是漏洞百出的。 事实上,如果公众能更宽容地看待郭敬明抄袭事件,并能冷静地认识到其行为本身与80后作家并不存在着必然的联系,那么恐怕所谓的80后“封杀”80后的现象也就不消自灭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倘若此次10位80后作家的公开信其根本用意并不在于是否“封杀”,而只是一种划清界限的姿态,那大可不必。当然,如果此举还隐藏着借机炒作自我的不良动机,那么其手段未免有些过于阴毒了。 □王毅(沈阳媒体从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