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眼球的断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8:58 上海青年报

  ■文/赵宗仁

  眼球,视觉器官的主要部分。眼球壁分三层:由外到里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眼球的内腔充满具有折光作用的眼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来自物象的光线通过它们到达视网膜。视网膜将光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后,由视神经传递到脑,产生视觉。也就是说,无论是谈情说爱,还是商品销售,包装自己以吸引眼球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之一。如古已

有之的“女为悦己者容”,以及现今的产品宣传邀美女、明星作品牌形象代言人等,无不说明吸引眼球之重要。

  近些年来,市场竞争已到白热化程度。很多行业为了生存,可谓“十八般武艺”全都使上了,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方设法抓住消费者的眼球。在“美女经济”的冲击下,媒体也未能免俗。沿街的书报亭,挂满了印有美女封面的报纸杂志,一眼望去,酥胸半裸,令人炫目。这种运作在早些年还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报刊的零售量节节攀升。然而,每一期都是清一色的美女像,时间久了难免产生乏味,渐渐地“美女封面”也失去了魔力,再也推不动报刊零售的上升了。

  如果说,媒体的这种运作手法确实能带来发行量的上升,能提高广告效应和价值,也不失为一种生存之道。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这种做法所产生的社会负面效应则凸现出来,同时也使一些原本的忠实读者产生了离心力。

  现今的社会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喜爱和关注娱乐新闻并没有什么不妥。只是娱乐新闻与“绯闻”、“奇闻”似乎是无法画上等号的。如果媒体为了迎合和满足一部分读者的窥视欲,而轻易地否定自己,放弃自己原有的主旨和风格,那么最终在失去自我的同时,也失去了读者市场。

  我们说,大众媒体传播大众文化,但大众文化不是低俗的代名词。它的主调仍然是健康、向上的,其中还有社会价值取向的引导问题。由此而想到《读者》。作为一本文摘类的杂志,在报刊市场激烈竞争中,发行量非但没有下跌,而是达到了1000万册的期发量,创造了中国报刊市场的奇迹。

  那么《读者》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窃以为她坚持恬淡、质朴、隽永、儒雅的风格,耐得寂寞。她以独到的慧眼为读者传递探索人生的哲理;以灵动的睿智挖掘人生的真善美;她启迪读者心智,点亮读者心灯,润泽读者心灵。真正成了读者的精神食粮。正如《读者》的读者所说:我喜欢《读者》的面庞/她的面容没有刺眼的光/让我的目光放在上面非常舒爽/我喜欢《读者》的眼睛/一泓秋波让我荡气回肠/我喜欢《读者》/她温柔地把我的心灯点亮。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抓眼球的视觉,还不如抓心灵的视觉。否则只能是产生短暂的冲动而无法长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