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7月18日,哥德堡号“脱帽致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09:37 南方日报

  7月18日,哥德堡号“脱帽致敬”

  船长彼得:为避广州数座大桥,40米主桅将拆下一部分,待到达洲头咀码头后再重新竖起

  哥德堡号访穗

  本报讯北京时间今日下午,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休整近10天的哥德堡号将再度启航,驶向航程的终点站——广州。驻留雅加达期间,大批雅加达市民前往布绒不碌码头一睹哥德堡号的“芳容”。船长彼得告诉记者,7月18日,船进入广州时将面临一个不小的挑战:为了顺利越过广州市内的几座大桥,哥德堡号进入广州外海后将先把超过40米高的主桅拆下一部分,待到达洲头咀码头后再重新竖起。预计这一拆一竖全过程将长达24小时。

  雅加达市民免费上船参观

  像过往的停靠站一样,哥德堡号于本月18日来到雅加达后,向当地市民开放了3天。与别的地方不同,雅加达市民可免费上船参观。每天大约都有4千位印尼市民前来一睹芳容。记者在现场看到,许多市民一家大小在烈日下耐心地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等待上船。

  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雅加达华人表示,正是由于知道哥德堡号将驶向广州,所以特意带孩子来看。多年未回祖国,他只能从电视上得到很少的广州的信息。“我给孩子买了一本哥德堡号的书,让他知道一些关于祖国的历史。通过哥德堡号神秘的故事,我想孩子会对祖国、对广州产生更多的兴趣。”他说。

  余下航程台风是大敌

  经过数次的争取,记者终于见到了哥德堡号的“掌门人”船长彼得。这位留着络腮胡子的年近60岁的瑞典人,十分重视自己代表的哥德堡号形象,坚持换掉身上的便装,穿上船长服装之后才肯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告诉记者,在船长生涯里,他曾经指挥过比哥德堡号更大的船只在海洋上航行,但是登上倚赖风力航行的木帆船做“当家人”,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哥德堡号每一次靠岸,都要补充燃料和食物,而船上大部分的志愿者水手也都会换成新的一批人。彼得坦言,“让每一个新水手学会使用每一条绳子的用处,遇到大风的时候知道该拉哪根绳子,要费很大功夫。”

  到达雅加达前,台风和海盗是彼得的心头大石。“印尼军方的护航解决了海盗的问题。往后几天,天气会挺不错。但是,台风依然是我们随时可能遇到的大敌,因为遇到大风的天气,船摇得很厉害,工作不能开展,水手也会生病。”

  对于彼得来说,挑战除了这些常规“心病”外,就是在7月18日进入内河后如何顺利通过广州的几座大桥。“我们的主桅有40多米高。我们要用12个小时把船上的桅杆拆下来,然后再用12个小时的时间把桅杆装回去。”他认为,这是广州之行中最大的挑战。

  对于即将到达的广州,彼得船长有什么期待呢?他表示,“我对广州的了解不多,最熟悉的要算是广州的航道了。但到达可以进行文化交流,交不同的朋友,我期待到广州去”。

  广州水手赢得赞许

  一名刚从瑞典飞到雅加达上船的见习水手告诉记者:哥德堡号上能容纳80名水手,其中20多名是自始自终在船上的专业水手,而另外50多名是来自瑞典及各停靠城市的见习水手。彼得船长大致计算了一下,前前后后共有600名水手上哥德堡号服务过。

  而中国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也各有两名幸运的水手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尽管才上船几天,广州水手的表现也开始得到了一些赞许。吴俊毅说,由于他和张洁的英语交流不存在障碍,在与瑞典船员的交往中他们很快就能直接交谈,并迅速开始探讨经济、文化等深层次的话题。“我们之间的沟通直接、有效。有瑞典船员向我表示,他觉得广州的水手英语最棒。”在这点上,他对自己很自信。

  多数瑞典水手不了解广州

  “你们那里的人是不是都喜欢缠脚?”这是广州水手张洁刚上船就遇到的难题。几天的相处,张洁发现,由于即将到达广州,不少瑞典水手都事先通过互联网对广州作了一些了解。“但是,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更多通过电影和历史书”,张洁说。

  面对即将到达的广州,年轻的瑞典见习水手会有什么期待呢?原来,这些见习水手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高中毕业生,趁暑假来到哥德堡号担当志愿者。一位瑞典水手告诉记者,她想象中的广州“应该是个大城市,有很多人,有很多好吃的,到处都是饭店”。张洁则发现,大多数瑞典水手起初只知道“Canton”,而不知道“Guangzhou”。“他们知道北京天安门和上海,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对广州最感兴趣的是广州的酒家!”张洁说,对于年轻水手来说,广州应该是个“美食天堂”。“也有一些老船员知道广州十三行和虎门,也许他们会对历史想得更多、更远。”

  记者手记

  透过时光之镜观察广州

  在雅加达丹绒不碌港,哥德堡号又启航了。

  哥德堡号是一面巨大的时光之镜,不仅穿越历史,还跨越不同的空间。从事物流业的广州水手吴俊毅很专业地向记者作了一番对比:雅加达丹绒不碌港码头是一个小型的客运港,在这里哥德堡号是安静的;而广州迎接哥德堡号的将是南沙港码头,那可是一个拥有6个5万吨级泊位的优质国际大港。对比之间,吴俊毅发现了另一个广州,那是一个试图再次实现几千年来从不间断的蓝色海洋之梦的广州。

  而对于上述每一个人来说,港口、航道、饭店、英语、十三行……这些关键词搜索出来的,都是另一个广州,一个我们不曾深究的广州。在这个意义上,哥德堡号这面巨镜里看到的,不应该只有哥德堡号,也不应该只有瑞典,甚至连海上丝绸之路也稍显狭隘。这是历史赋予广州的宝贵机遇,巨镜照映出来的“另一个广州”,让广州人发现许久不曾意识到的另一个自己,一个埋藏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人心目中的自己。

  每一个历史事件,也许是一次挑战,同时也是一次机遇。在哥德堡号启程向广州驶来之际,广州市副市长王晓玲意味深长地这样说道:“哥德堡号在广州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一个来月,但哥德堡号的成功复航给我们的启示和思考却是长远的。”2000多年来,即使在封关最严的乾隆年间,广州依然成为全国唯一敞开的通商口岸。思想上的开放,不断接受外来事物的刺激,是让广州永葆青春的灵丹妙药。近至哥德堡号,远至2010年亚运会,就是历史飘落在广州头上的妙药,广州的胸怀有多大、思考有多深,抓住机会的能力就有多大。

  特派记者严丽君

  通讯员张小粤发自雅加达

  专题摄影严丽君

  图:

  雅加达市民排队上船参观。

  本报记者与船长合影。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