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风雨岁月中艰难起飞 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走过40年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14:51 中国新闻网

  

风雨岁月中艰难起飞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走过40年

  资料图:中国战略导弹发射演习。中新社发 中新社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28日电今年7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组建40周年。日前,中央军委委员、第二炮兵司令员靖志远上将和政委彭小枫上将接受了《瞭望》周刊的采访。

  靖志远为第二炮兵第9任司令员,彭小枫为第二炮兵第7任政委。回顾第二炮兵40周年的历史,他们对记者说,战略导弹部队从1966年7月1日诞生起,一直坚定地贯彻党和人民的意志,忠诚履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经过40年的建设发展,第二炮兵初步形成了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威力和效能明显增强的军事力量体系,提高了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

  1963年参军,从士兵到将军,见证了战略导弹部队发展的靖志远司令员,深情地回顾了部队组创时期那段风雨岁月。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施政治打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特别是依仗手中的核武器进行肆无忌惮的威胁和讹诈,1956年,党中央、中央军委果断作出研制导弹、原子弹,创建中国战略核力量、打破核垄断的历史性决策。从1957年起,中国逐步组建了战略导弹的科研、训练和教学机构。1959年,正式组建了第一支地地战略导弹部队。

  此时的中国,正在经受着国际政治风云突变和国内自然灾害带来的严峻考验。但建设一支和平核盾牌的步伐却从未停下。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高度关注下,年轻的战略导弹部队官兵们发扬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战胜装备、技术、人才匮乏的重重困难,实现了部队创建初期艰难的起飞。

  随着中国导弹核武器研制在60年代中期取得突破性进展,导弹部队建设已初具规模。为适应形势发展和未来作战需要,1966月7月1日,经毛泽东主席批准,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正式组建第二炮兵。党中央、中央军委明确规定了第二炮兵的性质和任务,要求把二炮部队建设成一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和组织纪律性,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战略力量。此后,担负特殊历史使命的第二炮兵一支支部队,进深山、上高原、入荒漠,踏上了为共和国砺剑铸盾的历史征程。

  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后,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新的形势任务对第二炮兵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1978年5月,邓小平接见第二炮兵的主要领导,对中国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作了重要指示。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核武器只是体现你有我也有,你要毁灭我们,你自己也要受到点报复。二炮部队认真贯彻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牢记使命、开拓进取,逐步走上了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轨道。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对军队建设发展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明确提出加强战略导弹部队建设,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第二炮兵认真贯彻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全面落实“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治军特点规律,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从严治军,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部队建设取得了新的更大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要求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胡锦涛同志对第二炮兵建设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强调指出,第二炮兵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在履行军队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些战略思想和重要指示,为第二炮兵建设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彭小枫政委介绍说,在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同志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历代官兵的艰苦奋斗,第二炮兵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部队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广大官兵政治坚定,忠诚使命,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战斗精神;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军事训练改革不断深化,人才队伍梯次配备;战场体系和后勤、装备配套建设不断完善,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军事理论不断创新,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发展与作战运用的理论体系。(张选杰 汤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