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现代愚公挖宝”:不要讽刺更无需溢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8日14:59 正义网

  10几年前,一位家住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的农民马清荣,他做了一个梦,梦见离家20多公里的大姚县赵家店乡马鞍山里藏有“宝”,1990年10月15(农历)开始,他在山上搭了个窝棚,除了吃饭睡觉,开始凿洞挖宝,一直持续了16年。现在,他已经打下洞穴500米,但还没有找到宝藏,他发誓要将洞一直打下去,直到找到“宝”物为止。(《生活新报》6月28日)

  这是一则小得不能再小的社会新闻,却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大多数人都不屑地表示,“真是财迷透顶,这么老还要进行自我炒作,没救了。”但据笔者看来,此种批评和评价过于偏激刻薄了。面对如此另类的行为,与其急于发出否定或者讽刺的声音,还不如换个角度来加以审视和思考。这样,或许我们就会从中“品味”出一些积极的“东西”来。

  我以为,所谓的“梦中得宝”恐怕是这位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如果说一开始的“寻宝”行为有浓浓的迷信意识作为支撑,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下来就不能简单地视为一种无知。从报道的情况来看,将来能不能挖到“宝藏”,不一定为其所看重,看重的只是这样一个过程:向往幸福、坚守理想的过程;热爱生活,执着拼搏的过程。假如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会豁然开朗:原来这位老农不过是在从事一项自得其乐的工作!“宝”虽然没有挖到,但通过劳动身体变得健康,精神变得充实。

  这是可喜的现象,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全体民众生活水平提高和精神需求层次升级的一种必然反映——人们(包括农民)都在通过各种自得其乐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正是当前农民拍电视、农民造飞机潜艇、矿工写小说之类事件频出的根源所在。显而易见,在这激昂奋进、美丑纷呈的社会大舞台上,很多农民和低收入者已经在进行较为“前沿”的思考:自身究竟在社会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是强者还是弱者?是默默劳作一辈子,还是积极进取活得更有滋味?

  他们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他们正在努力“创造”和丰富自己的生活。在“创造”中感受快乐,在“创造”中提高素质,在“创造”中拥抱和热爱生活——因而,对“现代愚公挖宝”,我们无妨宽容以对,不要刻薄地讽刺更不需过分地溢美。

作者:陈一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