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央媒体高度评价“江淮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03:15 安徽在线-安徽商报

  本报讯(通讯员宛轩文)为安徽崛起喝彩,为盛世江淮放歌。2004年以来,由省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开展的“江淮情”大型慰问演出活动,以“讴歌建设者,赞颂新成就,展示新风貌”为主题,满载着省委、省政府的嘱托和全省人民的深情厚谊,在全省经济社会排头兵地方和单位已举办了9场慰问演出,吸引现场观众十几万人,为基层干部群众奉献了精美的精神食粮,成功地谱写了辉煌的艺术篇章,已经成为安徽具有品牌效应的文化服务活动。近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相继刊播报道,高度评价了“江

淮情”大型慰问演出活动。

  文艺工作如何为安徽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如何为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江淮情”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有效的载体。《人民日报》6月8日4版报道:“讴歌建设者,赞颂新成就,展示新风貌,‘江淮情’艺术团慰问演出,运用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艺术形式,演绎出‘春到阜阳’等一个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格调高雅的主题,受到基层群众的欢迎。”《经济日报》5月31日报道:“2004年以来,江淮大地上活跃着一个深受基层和群众欢迎的‘江淮情’艺术团,该艺术团由安徽省委宣传部组建,整合了省内一流文艺创作队伍、一流演员队伍、一流主持人队伍,紧密结合时代精神,精心策划和创作歌舞、小品、相声、魔术、诗朗诵和独具安徽特色的黄梅戏、花鼓灯舞蹈等优秀节目,代表安徽省委、省政府进行慰问演出。演出活动紧紧围绕‘讴歌建设者,歌颂新成就,展示新风貌’的主题,特色鲜明,格调昂扬。”

  参加“江淮情”的作家、编剧深入基层采访采风,无时无刻不被基层干部群众的事迹和精神所感动,而基层干部群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也不断点燃作家编剧们的创作激情。每一台“江淮情”演出都推出了3~4个原创节目,赢得了观众和行家的赞赏。《人民日报》报道指出:“2004年安徽组建‘江淮情’艺术团,引导文艺工作者走向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实现文艺创作的健康繁荣,带动演出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形成德艺双馨的演出队伍。”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有一段时间,安徽的演艺市场存在着‘爱明星不爱名家,赏时髦不赏艺术’的‘一边倒’现象。为此,2004年安徽集合全省一流的作家、演员、主持人,组建了‘江淮情’艺术团。他们奔赴田间地头、厂矿学校,收集素材,激发灵感,创作出贴近群众、富有时代感的一系列节目。”《光明日报》6月2日头版头条报道:“在大力倡导先进文化的同时,安徽省积极引导艺术团体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繁荣文艺产品创作,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经济日报》报道:“‘江淮情’每场演出都有几个反映被慰问地方和单位的新创节目,每场节目的创作人员都深入到车间、农村、学校,丰富创作素材,激发创作激情。”

  每一台“江淮情”节目在基层现场演出,都堪称当地一项文化盛事,观者数以万计;而通过省电视台荧屏、中安网视频播出,则传播范围更广,造就了江淮大地上一道具有独特民族风貌和美学品格的艺术现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艺术团虽然是省城来的,但节目内容都是在当地采风创作的,说老百姓的身边事,演创业者的小故事,惹得台下笑声不断,掌声如潮。”《人民日报》报道:“‘江淮情’艺术团深入基层采风,创作出新节目,唱响唱好正气歌,收到很好的效果。”《经济日报》报道:“每次都参加‘江淮情’创作的合肥市文化局一级编剧、全国劳模杨刚感慨地说:每次活动中我都受益匪浅,使我的创作更加贴近生活、贴近我们安徽省最具活力、最具创新精神的地方。如果说我们的创作和演出是慰问和歌颂他们的过程,不如说是我们学习和体验的最佳过程,是我们充实创作素材,升华创作作品的重要过程。”

  “江淮情”慰问演出综合运用舞台艺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新闻工作与文艺工作相互配合,成就报道与慰问演出相映生辉,多方联动,整体出击,正在成为倡导健康向上、促进创作繁荣、引领文艺潮流的一种新的文艺形式。《人民日报》报道:“江淮情”艺术团慰问演出,成为安徽具有品牌效应的文艺演出活动。《经济日报》报道:“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江淮情’艺术团赴基层慰问演出活动已经成为安徽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充分体现了‘三贴近’的原则。……‘江淮情’是综合运用舞台艺术、报纸、广播、电视等手段,产生综合效应的宣传形式,演出所产生的综合效应之广泛强烈,是近几年来安徽省文艺演出活动中少见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的题目就是《安徽打造“江淮情”文化品牌》,并报道:“如今,‘江淮情’已成为安徽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一个重要文化品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