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农村经合组织 农民致富引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04:1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城乡一体化成都工商服务新农村建设系列之三

  农业生产的市场化、规模化,关键在于农村市场主体的建设和繁荣。市场主体健全,市场就发育好,市场运行效率就高。反之,市场运行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在

经营体制上培育新型的农村市场主体,全面提高农村市场主体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已成为现实的选择。

  成都工商部门充分发挥注册登记职能,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指导和支持农村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实行股份合作制和租赁承包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以聚集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实力,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努力成为产业结构的协调者、信息咨询的服务者、农民观念更新的宣传者,从而引导和帮助农民转变为农商,农业生产资料转变为农业经营资本,传统小农经济转变为市场化的规模经济。

  实例

  小家禽产业链成经济支柱

  彭州九尺镇以“板鸭经济”、“鹅肠经济”闻名。2005年全镇年出栏商品小家禽400万只,年宰杀1200万只,板鸭制作600万只,羽绒及制品2200吨,禽业产品及相关产业产值达18560万元。全镇农村总户数8514户中有近6000户,从事鹅、鸭、鸡的养殖,其中养殖规模在200只以上有近3000户。由此可见,小家禽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但是,该镇的小家禽产业也面临饲养成本增加,无序竞争,品种单一,品牌遭假冒等困境,特别是产业链的形成受到冲击。

  为使该镇小家禽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真正成为拉动农户致富的引擎,彭州工商部门适时动员,指导成立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彭州市九尺家禽业联社”,发展特色品牌“九尺板鸭”、“鲜鹅肠经济”,促进全镇小家禽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发展大户会员365户,并成立了养殖、孵抱、宰杀、板鸭制作、鲜鹅肠火锅、羽绒及制品等6个分社,成功实现了公司带农户和联社带农户的新型模式,由此达到共同发展,共同致富。

  联社运行以来,全镇小家禽出栏数比往年大幅度增加,雏苗已远销各省。联社成立前,全镇每天宰杀家禽不到6000只,成立后每天达到13000只,会员收入逐渐提高,仅以养殖为例,原来养一只鹅农户纯利润在1.5元左右,现在可净赚3元,利润增长了一倍。

  以养殖大户杨寿康为例,养殖小家禽已近27年历史。加入联社前每年带动农户仅几百户,年出栏20万只,年收入10万元左右。去年加入联社后,一年出栏300万只,带动农户3000户以上,仅2005年纯收入约50万元。

  举措

  扶持农村经合组织实现“三丰收”

  成都市工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城乡一体、工商助力”活动,在积极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和发展方面,取得了尤其显著的成绩,实现了政府税收、企业效益、农民腰包的“三丰收”。

  制定政策,确立农村企业主体地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建的一种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民间自助服务性组织。为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土地向专业户集中,成都市工商局在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管理方面作了大胆地探索和尝试。早在2003年10月,就制定了《关于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登记的试行意见》,在西南地区首家开展了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登记注册,由此确立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企业主体地位,催生了一批从事蔬菜、水果、花卉、牲畜、家禽等种植、养殖以及相关服务的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05年,市工商局在总结前期试行经验的基础上,联合市农委共同制定了《关于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的意见》,经市政府转发在全市贯彻执行,将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注册进一步规范化,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实践证明,这种组织方式和运行模式对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创新方式,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在出台政策的同时,成都市工商局进一步规范登记行为,为营利性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工商注册登记提供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确定专人事前介入、上门服务、跟踪扶持,为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生”、“发育”、“壮大”创造了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都江堰日昇奇异果合作社是在市工商局注册的本市第一家以合作社为名称,同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的经济实体。在市工商局的大力扶持下,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1580名,猕猴桃种植面积5000亩,年产量可达5000吨,80%进入国际市场。它以崭新的运营机制,一头连着国际市场,一头连着上万户种植户,带动了当地农民收入大幅增长。

  相关数据链接

  1、全力推进个体工商户分层分类登记管理改革,建立委托登记和委托备案机制,方便农民就近申办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现全市有123个工商所具有委托登记权。

  2、为龙头企业提供企业登记咨询服务和各种便利措施,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以来,全市共登记涉农龙头企业801户,其中市级涉农龙头企业176户。

  3、2004年以来,失地农民持《成都市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申办个体工商户共3096户,减免工商登记费、管理费共计169243元。

  4、截至2006年5月,全市登记注册营利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1户。

  5、引进外资,注入农业产业。目前,全市有涉农外资企业47户,其中中外合资20户、中外合作7户、外商独资20户,注册资本为11340万美元,投资总额达14168万美元,其中外方出资为8426万美元。

  采写刘朝发陈蓉刘浏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