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审计"不点名"是"理性"还是"无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9日08:17 东方网

  近年来一度引发公众关注热情的审计署每年向人大常委会所作年度审计报告今年如常出台,由李金华审计长6月27日向人大常委会作2005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只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审计署的审计报告“难以看到具体部委的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宏观的,共性的表述”。对此,审计署法制司司长王秀明于当天接受央视《新闻会客厅》专访时认为,审计署这样“变脸”会“更加理性,更有利于对这些问题的揭露层次加深,问题更能够有关部门的重视”。(见新华网2006年6月28日消息)

  对审计署审计报告的“变脸”,笔者点击主流网站,赞成者廖廖,而反弹者却不少。对审计报告“不点名”做法归于“更加理性”,人们就不免产生多种解读。

  理性是什么?简单一句话,用法律和事实讲话,而不靠情绪意气处事。审计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收支情况是《审计法》赋予审计部门的权力,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支持的重要工作,更是亿万人民管好国家财产监督国家机关的期盼。审计与别的部门调研工作不同的是,它有着严格的法律依据,有着可靠的财务收支帐本借鉴。一般而言,只要审计人员忠于职守,严格把关,审计报告出具的意见比较可靠。因此,近年来,各地的反贪纪检部门都往往以审计报告出具的违规违纪情况作线索进行盘根究底。而近年的事实证明,每当审计报告出笼后,各地也会掀起新一波反贪治贪热潮。因此,人们近年对审计署审计报告多抱期望,审计长李金华也成了公众肯定的部级官员。比如,李金华审计长在报告中所称,2005年审计38个中央部门查出的问题已有95%得到纠正,有213人受到党纪政纪惩处,76人被依法逮捕起诉或判刑。

  诚然,审计报告“不点名”也不等于审计机关不把审计工作有关疑点封起来不向相关部门提供。但这种“内部提供”与公开点名的提供效果往往有很大差异。记得,早年审计署在点了广东某个县严重占用教育经费问题时,顷刻在当地引起连琐反应,当地的知情人纷纷通过信访揭发教育部门的腐败,逼迫相关部门既从组织上采取措施,更从源头上立规加以防范。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审计报告点名效应。这种效应是,动员人民群众投身反腐斗争,使腐败者无地自容。

  时下,依法治理民主监督已成不可阻挡的潮流。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也是党中央一再倡导。人民群众有权监督国家机关钱袋子。对重大事项人民应有知情权不仅见于红头文件,更成了许多官员的“口头禅”。无疑,审计报告直接点名就是落实人民知情权的体现。因此,审计报告用点名办法应该是理性体现,也是实现民主执政的具体措施。而李金华的报告也坦诚,在此次对48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此次审计发现违法违规问题55.1亿元,其中2005年新发生的8.65亿元。这说明,更需要让公众知情,违规违法的相关部门更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当然,审计报告“不点名”也会减轻审计部门的压力。在时下生活中,人们都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宗批评,假若在个别范围进行,其影响可能只是个别的。一些屡教不改的贪官,在他们出事之前,相信当地相关的主管官员也不会置之不理,但最终无效的结局应令人们反思:温柔的“批评”,人们只会当“小菜一碟”,而在一定范围内适当采用或在媒体广而告之的公开批评,可能会引发震动性的效应,触及当事人的灵魂,有利于问题的克服。对付时下这种不当国家资财一回事、任意违规违纪滥用国家资财的问题,在媒体点一点名有何不好?假若因为点名而得罪了某些官员,又何不是对人民负责的好事?

  因此,笔者认为审计报告应实行点名制,“有碗讲碗有碟讲碟”应属理性。而不点名,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才是不理性。


作者:亦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